周華公:誰必須承擔自主創新的主要動力來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3日 16:35 中國產經新聞 | |||||||||
撰稿/CIEN評論員 周華公 目前,自主創新已經成為中央高層提出的戰略方針。但從過去市場換技術的經驗來看,現在不僅要重新思考市場在自主創新中的地位,還要再次調整政府、企業、市場三者在自主創新戰略布局中的作用和地位,突出加強政府在自主創新中的主導作用。
市場是產品轉換成商品的重要平臺,因此,它是表明供需關系的指路燈。它明確地告訴企業,消費者需要什么,但沒有告訴企業,消費者需要誰制造的東西。因為消費者關心的只是滿足自己生活需要的工具,如果沒有什么政治或者職業的需要,僅就滿足生活本身而言,他不必關心這個工具是誰制造的,更不關心是誰擁有知識產權,也不關心制造者獲得了多少利潤。因此,市場反映的供需關系,反映的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并不構成自主創新的動力。因此,單純依靠市場的供需關系不能促進企業自主創新。 按理,企業是自主創新的主體,依靠自主創新而擁有核心技術,足以構成對某類產品或領域或者行業的壟斷,從而得到豐厚的利潤。但,追逐利潤而不是追逐核心技術是企業的內在要求,只有當利潤需要核心技術才能實現時,企業才會自主創新。因此,企業本身不具有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拿中國企業而言,因為中國市場太大,大得全國人民每人每天用一根牙簽都足以讓企業每天獲得上千萬的利潤,這樣,通過利用廉價勞動力復制別人技術就足以獲得一定利潤。因此,在改革開放后的20年里,自主創新并不是企業追逐的目標,因為它無需自主創新就能活著,而且活得很好。現在,由于國外企業不僅在蠶食著中國市場,甚至還通過壟斷核心技術壓縮著中國企業的利潤空間,才讓中國企業意識到自主創新的意義和作用。因此,單純從中國企業的現狀看,自主創新尚未成為企業的內在要求,而是外部壓力逼迫中國企業不得不這么做。 所以,如果依靠市場導向,憑著企業自覺行為來談自主創新,將很難取得理想效果。那么,誰必須承擔自主創新的主要動力來源呢? 目前,中央提出產業結構調整,提出建立節約型社會,提出要首先在能源、環保以及其他關系國計民生的領域確保技術領先,這些都跟自主創新關系密切,而且由于涉及國家的戰略調整,因此,自主創新不僅要由政府部門吹號角,還要依靠政府部門通過政策把握導向,通過宏觀調控的手段校正市場,通過財稅手段刺激企業創新。可以說,離開政府這個最大推力,自主創新必將是空談。這是毋庸置疑的迫切現實。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