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自主創新是革命 引進技術不等于引進創新能力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13日 16:34 中國產經新聞

  CIEN首席記者 賈存斗 報道

  3月8日,中國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表示,受到海內外關注的京滬高速鐵路已經立項,目前方案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這條鐵路的修建技術將完全依靠自主研發。這標志著圍繞京滬高速鐵路建設而引發的是引進還是自主創新的爭論終于有了定論,也表明自主創新不僅是既定的方針,也是已經付諸實際的行動。

  “自主創新的實質是一場經濟革命。革的是技術對外依賴的命、革的是經濟不能持續發展的命、革的是粗放型發展的命、革的是西方發達國家對我國技術封鎖的命。現在我國從上至下就要發動一場這樣的革命。”2006年3月9日上午,北京麥迪文化傳播中心策劃總監張軍在接受CIEN記者采訪時用了一串排比句。

  市場換技術的一相情愿

  “引進技術并不等于引進技術創新能力。”2005年11月18日,在“中國科學與人文”論壇上,科技部副部長劉燕華作了情緒化很濃的發言。有觀察家表示,劉副部長的話代表了政府聲音,也總結了多年中國到底是走市場換技術還是自主創新發展道路的爭論。

  張軍介紹說,不僅汽車工業、核電工業,包括家用電器工業、手機產業等行業都存在這個現象。舉例來說,中國是世界最大的VCD、DVD出口國,可就是核心技術、部件被外國公司壟斷,中國企業只能得到一點可憐的加工費。“這就好像外國企業吃肉,中國企業只能喝一點剩湯”。

  有觀察家表示,作為西方發達國家代言人的很多跨國企業,在對中國投資,或與中國企業合作時,常常是“黃鼠狼給雞拜年,沒安好心”。“他們要的就是占領中國廣闊的市場,而占領市場賺錢靠的是先進的技術。顯而易見,他怎么可能將自己賺錢的法寶給別人呢?很多中國地方政府、企業往往是一相情愿,認為只要自己讓出市場,就能得到先進的技術,這種幼稚的錯誤中國不能再犯了”。

  另據CIEN記者調查,跨國公司不僅不給中國技術,自2004年下半年更悄悄掀起了一場更為狡詐的計劃與行動,他們多半打著幫助中國政府、企業進行國有企業改制的幌子,通過迷惑、賄賂地方政府、企業,大肆并購中國各個行業的排頭兵企業。這些企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具有與跨國企業抗衡的能力。

  創新型國家不是夢

  1月9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在全國科技大會說,中國未來15年科技發展的目標是,2020年建成創新型國家,使科技發展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有力支撐。

  “建設創新型國家是中國的戰略抉擇,是中國實現跨越式發展的惟一途徑。”張軍說,現在很多專家討論建設創新型國家存在所謂的幾大挑戰、難題、軟肋,并且討論要克服多少經濟上困難、思想上誤區等。這些爭論不能說沒有意義,但可以說意義有限。“中國必須成為創新型國家,必須實現自主創新的突破。現在無論是政府、企業、研究機構、理論領域,重要的任務是在資金投入上、在體制保證上、在科學態度上、在輿論氛圍上進行支持。總之,少討論、多行動,少遲疑、多果斷,少浮躁、多信心”。

  針對如何反思市場換技術的得失?如何建設創新型國家?觀察家認為,今后要堅持一方面對外開放,一方面加強自主創新,并且制定科學的規劃,制定哪些領域必須堅持自主創新,哪些領域可以市場換技術。該觀察家強調,建設創新型國家的一個關鍵是要讓各級政府確實明白創新型國家的內涵,避免以往的投資決策失誤,避免地方經濟戰略的跟風病、好大喜功癥的復發。同時,以后的市場換技術,包括技術引進,都要堅持必須引進真正的技術、必須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以青島海爾為例,引進德國技術,經過消化吸收,反過來卻成為了德國公司的老師。

  該觀察家說,“現在根本不用說自主創新有多困難,再難也沒有研究兩彈一星的時代難,所以,只要具有兩彈一星的精神,自主創新這場經濟革命就一定能披荊斬棘,就一定能成為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引擎”。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