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2006年3·15:消費與環境 > 正文
 

消費不振誰之過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9日 15:50 《董事會》

  文/趙曉 陳光磊

  當前,中國經濟正處于一個微妙的新的歷史時期。從經濟周期的變化來看,經過一段時期的擴張之后,經濟運行已從上行期轉向下行期,經濟增長的難度日益加大,而各種各樣的風險卻在累積。為保障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增長,避免經濟大起大落,“十一五”規劃做出了經濟增長方式必須轉變的重大戰略決策。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是處理好內需與外需
的關系,引導國民經濟從“外需依賴型”轉向“擴大內需型”;而在“擴大內需”的方向上,又要著力從“投資拉動”轉向“消費拉動”。

  但是,中國目前消費的情況如何,究竟如何提高消費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目前主流的認識實際上是錯誤的。許多人一談消費提高,就認為要靠減少城鎮居民的存款,提高其消費率(這也是前一段時期教育改革和

醫療改革導致居民消費負擔上升的重要認識理由)。這種認識其實是混淆了居民消費和國民消費的區別。筆者認為,中國投資率的居高不下、消費率的低迷徘徊雖然與經濟發展階段有一定聯系,但主要的原因并不在于居民消費偏低,而在于政府和企業的投資偏高、消費偏低,從而導致國民消費偏低。因此,要提高國民消費率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一是要提高居民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二是要提高政府和企業的消費。

  并非資金過剩

  中國宏觀經濟增長的一個典型特征就是持續的高儲蓄率、高投資率和低消費率。尤其是2001年以來,投資率在高位上持續上升,2004年已經達到43.9%,2005年也仍在高位運行,而儲蓄率也已達到50%以上,儲蓄存款的增長持續超出企業貸款的增長。縱觀改革20多年來,這樣高的投資增長率和國民儲蓄率一直如影隨形。從歷史視野看,如此之高的儲蓄和投資率,甚至遠高于任何早期的高投資增長模式的國家,在世界各國中都是極其少見的。

  在中國經濟增長過程中,資本形成加速對高速增長做出了很大貢獻,但同時投資沖動和投資膨脹也被認為是引發經濟波動的主要原因,以及中國總需求膨脹和經濟過熱的體制性根源。投資力度加大,社會總需求增加時,隨之而來的是膨脹-收縮、再膨脹-再收縮的投資方式,從而引起人們對高投資-高積累-高增長發展進程的憂慮。

  高儲蓄是支持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重要因素,也是滿足投資需求的主要來源。2004年中國的國民儲蓄率已經高達46%。國民儲蓄持續大幅增加,2004年占GDP的比重約48%。盡管同期投資率高達44%,但國民儲蓄與投資的差額,亦即經常項目順差達到GDP的4.2%。但是,儲蓄率雖然居高不下,但儲蓄轉化投資的效率并不高,經濟有效需求不足的一個重要表現并不是儲蓄資金的絕對過剩。而且,在目前金融改革沒有到位的情況下,高儲蓄還可能導致銀行業的風險累積。

  中國、韓國和日本的國民儲蓄率比較高,與其出口導向型的經濟有一定關系。我國近年國民儲蓄率的走勢與韓國1990年前后的情況有些類似。按新古典主義增長理論,高儲蓄率可能與經濟發展階段有關。美國的儲蓄率過低,主要指的是美國的消費傾向非常高,導致居民儲蓄偏低。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美國家庭的儲蓄率從占稅后收入的10%、國民生產總值的7%下降到接近于零。美國主要通過其他國家高儲蓄率來為經常賬戶赤字融資。2004 年美國儲蓄率為13.6%,投資率為19.6%,其中6%的差額就構成了經常項目逆差。而一旦美國的居民儲蓄率上升,將會對進口產品的需求部分地轉向對國內產品的需求。

  對中國來講,近幾年來,居民儲蓄基本保持了較高的水平和相對穩定,而政府儲蓄和企業儲蓄增長較快。由于中國經濟高速增長,政府稅收增長較快,導致政府儲蓄顯著增加,政府儲蓄約占GDP 的7.5%,相比之下日本和美國政府的儲蓄約占GDP的2.2%和1%。政府高儲蓄是傾向于財政為企業提供資本轉移而不是擴大政府消費政策的結果。中國的政府儲蓄中,對企業的資本轉移(如對進行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設公司和商業企業)占GDP 的比重超過了6%。因此,加總起來,僅政府財政資金所支持的投資就占GDP 的10%左右,差不多占總投資的四分之一。

  與此同時,非金融企業儲蓄在國民儲蓄中所占比重也從1992 年的30.5%上升至2004年的38.2%,增幅達7.7個百分點,與居民儲蓄基本持平。所以,我國國民儲蓄率之所以保持在高水平主要原因并不在于通常所認為的居民儲蓄率過高,而在于企業及政府儲蓄的迅速增長。非金融企業可支配收入盡管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上升幅度有限,但由于其全部歸入國民總儲蓄,所以從其占國民總儲蓄的比重看,增長幅度也很可觀。企業可支配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國有企業效益的改善。國有企業通過重組以及將社會責任轉移給政府已經提高了它們的利潤率,2004年工業利潤增幅就保持在38%-45%的較高水平。企業留存收益儲蓄占GDP比重由1996年的12.5%,上升到2001的15%和2003年的18%。

  2004年中央國有企業實現利潤達到4000億元。而企業利用留存收益進行再投資,更容易受經濟周期的影響。我國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儲蓄率之所以高,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產業結構中偏重工業。我國工業相對規模較大,對工業的資本投入較大,產業的資本密集較高。相應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1993年至2004年上升了11個百分點,2005年上半年達到48%。二是公司利潤分配制度,自1994 年以來,國有企業的利潤不斷上升,但企業一直沒有向股東分配紅利。據估計,中國企業未分配利潤約占GDP的近20%。

  因此,國民收入分配向政府和企業傾斜,而政府消費率的降低和我國企業的利潤率顯著提高以及未分配利潤在企業融資中作用的增加,是我國國民儲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

  低迷的消費率

  消費率通常指一定時期內最終消費(總消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一般按現行價格計算。由于經濟結構調整緩慢和金融資源過于向制造業傾斜,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緩慢,抑制了消費的升級。第三產業得不到充分發展。2004年,第二產業占GDP的52.9%,比1999年提高3.5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31.9%,比1999 年還下降1.1個百分點。教育、旅游、金融、醫療、家政等服務業發展滯后,制約了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與一些國家相比,我國居民的最終消費率長期偏低15-20個百分點。

  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來,居民消費增速長期慢于GDP增速。按照當年價格計算,1990-2003年GDP年均增長15.3%,而居民消費總量年均增長13.8%,居民消費增長比GDP增長慢1.5個百分點。特別是2000年以后,居民消費連續4年慢于GDP的增長,年平均增長差距達2-3個百分點。不僅居民消費總量增速緩慢,人均居民消費水平提高速度慢于經濟增長的情況更加明顯。消費與投資增長表現出明顯的不協調。發達國家和許多發展中大國的投資率一般為20%-30%左右,消費率一般為70%-80%左右。由于消費與投資存在此消彼長的關系,投資率提高,消費率必然走低。2000年以來,中國投資率連年提高,消費率逐年下降。消費率偏低不利于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健康發展,容易造成部分行業產能過量、供求失衡。

  我國的消費率偏低有許多原因,既與我國現階段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也和消費環境不成熟有關。大致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一是居民收入增長較慢;二是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不斷擴大;三是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未來不確定性因素增加,居民加大預防性儲蓄;四是居民支出結構的變化;五是消費政策和環境不成熟,使得新興主導消費品價格長期居高不下。

  從日本、韓國的情況來看,消費率呈現從高到低、再從低到高并趨于相對穩定的變動過程,與投資率的變化正好相反。投資率和消費率變動是由工業化進程中消費結構和產業結構的逐步提升引起的。在工業化進程中,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不斷提升,食品等初級產品消費比重逐步下降,工業制成品消費比重逐步上升,第二產業發展相對較快。由于第二產業資本有機構成較高,生產過程需要大量中間投入,造成投資率不斷上升,消費率不斷下降。當工業化進程基本完成、經濟發展邁向發達階段時,消費結構由工業品消費為主轉向以住房、教育、旅游等產品為主,第三產業發展相對較快。由于第三產業資本有機構成較低,需要中間投入較少,造成投資率出現下降,消費率相應上升。從長期看,第三產業發展必須以第二產業為依托,為滿足消費結構不斷提升的消費需求,需要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協調發展。這樣,投資率和消費率在維持一段時間的下降和上升后,又在新的起點上形成了平衡并維持相對穩定。

  我國國民儲蓄率和投資率整體上偏高,與我國經濟發展階段密切相關,有其合理性的一面。但政府和企業儲蓄率的大大提高,政府和企業可支配收入在國民可支配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為高投資率和過度投資創造了條件。減少中國的儲蓄對投資的結構性缺口,有必要采用結構性的措施,相應調整財政政策和公司治理措施。同時根據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預期,合理確定城鄉居民收入增長的預期目標,以增加中低收入居民收入為重點,適當提高個人所得在國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發揮稅收對居民收入的調節作用,加強對高收入的稅收調節,減輕中低收入居民的稅收負擔,防止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擴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