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要辦成學店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8日 11:47 紅網 | |||||||||
新華社日前報道,教育部對多位代表委員關心的教育問題作出回應。其中對上學貴現象,一位政協委員表示:為什么幾十年前經濟不怎么發展,貧困學生能上得起大學,而現在經濟發展了,卻反而上不起學?對此,教育部的解釋是,部分教育是一種消費,要量力而行。 既然是消費,就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智力實力來選擇。北大、清華這些優質教育資
買衣服當然是一種純料的市場行為,當然需要量力而行。那么將非義務教育比喻成衣服,表明了什么?表明那些擁有非義務教育資源的學校成了一些店輔,僅對有能力者進行以錢易物的交易,并且除了以錢易物之外,一切免談。也就是說,如果將買衣服的地方稱為“衣店”的話,那么這些出售非義務教育資源的地方就是“學店”了——這樣的一種說法,其實由來已久了,也是最令人黯然處。 我們面臨這樣的現實:一方面,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消費”一直居高不下,甚至成為“壓垮民眾的最后一根稻草”,民眾對此詬病已久。另一方面,我們已逐漸厘清義務教育的國家責任,但如何為屬于非義務教育的高中及大學階段的教育產品來定性,依然存在某種路線或方向之爭。也就是在這種情形之下,來自教育主管部門的“教育如衣服”的說法,具有了一種驚心動魄的意義。因為它意味著,將非義務教育作為純粹的市場產品來對待將成為一種鮮明態度。 毫無疑問的是,過度教育產業化的取向,對教育部這樣一個國家教育主管部門來說,是從根本上對教育為民族及國家儲備人才的終極使命的背棄。一家衣店當然可以不必以全民都穿得漂漂亮亮為使命,但教育卻必須以民族與國家的未來為已任。假如說“非義務教育就要根據自己的經濟、智力實力來選擇”,那么我想知道的是,如果一個人的智力足夠,但經濟卻又嚴重不足,甚至連進“小店”的愿望都無法實現時,這是不是意味著他必須認命呢?而我又不知道了,一直以來我們國家都致力的助學貸款等方面的行動又所為何來? 并不是像教育部所解釋的那樣,民眾非得打破頭擠破腦讓他們的子女去享用優質教育資源,實在是因為民眾有著通過教育改善其自身生存境況、提升其生存地位的愿望。事實上,這也是教育應當具有的一種社會正義價值所在。如果非得勸導民眾像選購衣服那樣,“量力而行”地對待非義務教育,那是不是就意味著一種新的“代際轉移”或貧困世襲呢? 更應該看清的是,“教育如衣服”的說法與相關方面一直反對的中國教育產業化的現實路徑如出一轍,并可能成為續接教育產業化這個邏輯鏈條的堅定一環。多年來的一系列旨在降低教育公共產品屬性的政策導向,已經使得教育產業化不僅成為一個邏輯鏈條的必然結果,也導致了它的愈演愈烈。而我們近年來對于教育體制改革的期待,恰恰在于如何扭轉過度市場化的取向,使其維持一種準公共產品的本質屬性。 教育產業化會毀掉中國教育,這是教育部新聞發言人在去年底時的一個表述。也正在這個意義上,“教育如衣服”中脫不去的教育產業化色彩,加重了我們的憂慮。對于教育部與代表委員此番關于教育問題的一問一答,新華社的報道指出,從問答情況來看,各方對某些問題的認識還存在一定差距,也許需要進一步溝通如何溝通。而溝通是要有前提的,這個前提是什么?我想,應是教育首先應當承擔的使命這樣一個基本共識。 (作者:楊耕身)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