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新農村建設需要基層行政改革配套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8日 09:53 每日經濟新聞

  葉檀 每經評論員

  “十一五”規劃提出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成為此次“兩會”的熱門話題。中國經濟發展至今,人人認識到瓶頸所在,也試圖形成共識與合力,突破這一經濟發展的最大障礙。

  在這一舉世未有的建設過程中,將可能面臨如下的約束和風險。

  一是如何保證公共財政轉移支付的力度。全國政協委員、“新農村”藍圖的設計者之一林毅夫認為,到2020年,中國新農村建設需要投入40000多億元人民幣。要籌集如此巨量的資金,除了搞活農村金融信貸之外,公共財政向農村的適當傾斜成為必然之舉。從減免農業稅到加大對農村的公共財政轉移支付力度等,中央“多予少取放活”,作出了很大努力。

  去年,中央政府對“三農”總投入2975億元人民幣,今年預計達到3395億元人民幣。“新農村建設”倡導者之一的陳錫文指出,除去轉移支付和專門項目,中央財政可支配的資金實際為9000億元,3000多億元對中央財政壓力不小。

  雖然如此,農村實際所需資金卻遠在其上。僅農村教育一項,政府預計總投入400億元,但要達到今后兩年時間內全部免除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雜費的目標,據學者曹錦清估計,所需投入達1200億至1500億元之巨。在公共財政與所需資金之間存在巨量缺口。

  第二,龐大的縣鄉財政赤字使財政轉移支付有可能被中途截留。

  按照國家統計局常務副局長邱曉華近日在記者招待會上提供的數據,在地方去年的財政收入中,有970多億元順差而不是赤字。但據曹錦清的估算,2006年的3397億元中,有大約1000億元是因為農業稅費減免用來補償給地方政府的,其中尚有700億元不能補足。另據國家

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2003年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所作的報告,縣鄉財政狀況不容樂觀。根據審計署2002年對中西部10個省、市的49個縣(市)財政收支狀況進行了審計調查,發現財政收入水分較大,人為隱瞞赤字普遍,債務負擔沉重。截至2001年底,49個縣(市)累計債務達163億元,相當于當年可用財力的2.1倍。

  與此不相稱的是,自1994年以來,這49個縣(市)總人口增長4.6%,財政供養人員卻增長了22%。近日,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參事任玉嶺直言:“我國行政管理經費增長之快,行政成本之高,已經達到世界少有的地步。”其提供的數據表明:“從改革開放初期的1978年至2003年的25年間,我國行政管理費用已增長87倍。……而且近年來行政管理費用增長還在大跨度上升,平均每年增長23%!”

  如果農村稅費改革不與農村基層行政改革相攜而行,一些基層政府為擺脫財政危機和生存困境,完全有可能挪用財政轉移支付作為基層政府的工資,公共利益的執行者轉而成為公共利益的奪取者。對于這一新農村建設的最大風險應未雨綢繆。

  不論是日本

二戰后農地改革模式,還是我國臺灣地區土地改革中的模式,這些堪稱成功的改革方法各有不同,但有一點是共通的,就是讓廣大農民成為改革的直接受益者,是明確整體經濟預期的最好手段。

  恰恰在這一點上,目前還有待改進,每年總數超過2300億元的地方政府“土地出讓金純收入”中,相當一部分來自于農地增值收入,但農村從中得到的卻連15%(政策目標)都還不到。

  摒棄無益爭論,不管采用強制分配方式還是贖買方式,只要讓農民成為土地等要素流通中的主要受益者,就是好政策。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