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透視十一五:改革不動搖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6日 19:41 和訊網-《財經》雜志

  王長勇/文

  “十一五”規劃顯示,改革共識沒有變化,中央政府在著力推動改革,并把政府改革放在各項改革的首位

  2006年3月5日上午,十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如期開幕。由此,歷時
近兩年半時間完成編制的“十一五”規劃,亦將提交大會審議通過。

  作為中共新一屆領導集體主政三年后推出的第一個五年規劃,這份文件自然體現了其執政理念,它將成為中國未來五年重要的施政綱要;“十一五”規劃的制訂時間,也比“十五”計劃長了大約九個月。

  梳理“十一五”規劃可以發現,其主線和諸多亮點均圍繞改革方向依次展開。一位參與規劃建議文件起草的專家特別向《財經》指出:過去形成的改革共識沒有發生變化,“十一五”規劃延續了改革開放以來五年計劃的主題,這“仍然是一個改革的規劃”。

  從“建議”到“規劃”

  “十一五”規劃的編制最早可追溯到2003年8月。當時,由國家發改委開始啟動編制的前期工作。

  至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一五”規劃的建議》,是為編制“十一五規劃”的一份綱領性文件。十余天之后,10月22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編制工作的若干意見》,著手編制十一五規劃綱要的草案。國家發改委隨即組織成立了“十一五”規劃專家委員會,成員包括國內經濟界、科技界和其他領域共37位知名專家。

  截至今年2月,在四個月的時間里,專家委員會先后召開了四次會議,對國家“十一五”規劃《綱要》進行討論,并形成了提交全國人大的最終論證報告。

  專家委員會成員、國家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原院長白和金告訴記者,為編制五年計劃成立專家委員會,這在新中國建立以來是第一次。與此同時,國家發改委發動全國群眾及各界人士為“十一五”規劃建言獻策。各路意見最終匯總到發改委,文件起草人員據此對規劃草案反復修改,數易其稿。

  整個過程中不乏一些重要的修改。例如在初稿中,原有一篇的內容是“推進新型工業化”,旨在分析中國工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問題。專家們討論中認為,所謂“工業化”的概念與內涵其實不僅是指工業本身,它應包括工業、農業和服務業;如果在“推進新型工業化”這個題目下只講到工業,則很不準確。此后對這一內容進行了大幅度調整。

  “十一五”規劃有一條主線,就是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專家委員會成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所所長蔡昉對《財經》表示,此次“十一五”規劃的核心精神,就是科學發展觀。

  有關專家向記者描述了“十一五”規劃的四個亮點,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自主創新、實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把政府改革置于各項改革的首位。

  自主創新:必要與可能

  在人們的記憶中,中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在國家最高層面上受到如此強調。

  在十一五規劃的建議(討論稿)中,“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十個字,寫進了最重要的“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一節中,并被列為“六個必須”之一。今年2月,國務院又相繼公布了兩份將“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落實到“細則”的文件——2月6日公布的《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與2月15日公布的《關于實施科技發展綱要若干配套政策的通知》。

  如此“高規格待遇”,以及配套政策接二連三出臺,實是由于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已成為關乎中國經濟能否平穩、能否可持續發展的“瓶頸”問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更認為,如果在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方面沒有重要的轉變,到2010年中國經濟就會出現“滑坡”。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泛泛而言,技術創新、結構優化,可視為世界各國面臨的共同問題。中國現階段如此重視自主創新,意義或不同于此。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先后采取了對內“以市場換技術”、對外“以價格求市場”等發展戰略,經濟增長方式以“粗放型”(勞動密集型、能源消耗型)為主,企業采用的技術和生產設備多引進自國外。經過20多年的成長,諸般跡象顯示,目前的這種經濟增長模式已經進入發展的“瓶頸”,下一步必須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在白和金看來,強調著力于自主創新,實際上是如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問題。

  目前國內專家一般認為,中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階段。客觀而言,此階段以重化工業為主導是不可逾越的;但從具體國情看,又必須超越,否則,資源環境顯然無法提供長期的支撐。

  恰恰是經濟全球化以及新技術改革的條件,給中國提供了超越的可能。一方面,國外技術儲備急于獲得新市場,這使我國的自主創新有可能站在較高的起點,并支付較低的成本;另一方面,國內激勵創新的體制和機制逐步建立,對產權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加大,按要素參與分配已成為重要的分配原則,國家在稅收、折舊、財政和投資等方面支持自主創新的政策體系正在形成。

  在“十一五”規劃中,“自主創新”是作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提出來的。“十一五”時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仍是我國經濟發展中的根本性問題之一。有關專家認為,促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關鍵,是建立包括政績考核機制、財稅體制在內的有效的體制機制,把整個經濟發展逼上新的軌道。

  互利共贏的開放

  “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要實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

  中國經濟早已是整個世界經濟的一部分。中共中央黨校研究室的辛鳴博士認為,“本屆領導層與以往最大的不同,是面對著中國內外部環境的深刻變化。”

  就自身而言,近兩年,中國經常項目的順差不斷擴大,外匯儲備數量不斷增加,圍繞紡織品出口、知識產權、人民幣匯率、能源資源等方面的外部壓力逐步加大,今后來自國際社會的技術壁壘、環境壁壘、反傾銷等貿易摩擦也會增多,新的矛盾和問題還會繼續出現。

  從另一個方面看,目前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國際競爭力,在相當程度上是依靠勞動力、資源和環境的低價格,主要以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為代價換來微薄收益,成為低端產品的“世界工廠”。

  《財經》記者采訪到的多位專家都表示,我國各種生產要素和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將繼續呈上漲趨勢。由于資源短缺,淡水、土地的價格要上漲;要保護環境,環境的成本要上漲;要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成本也會提高。同時,隨著其他發展中國家工業化的發展,以及俄羅斯、東歐國家經濟的恢復,世界石油和其他礦產資源的價格都要上漲。這些都將弱化中國現有的競爭優勢,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難度將加大。

  中國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在國際貿易份額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國際貿易摩擦加劇。中國要和平發展,就需要實行一種比較明智的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因此,“十一五”綱要提出,要實現國際收支基本平衡。這意味著匯率的調整,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價格的提高。這是實現科學發展的必然要求和有力保障。

  政府改革首當其沖

  強調政府改革的必要性,并且把政府改革放在各項改革的首位,是“十一五”規劃的又一個亮點。

  據接近決策層的專家介紹,本屆政府一直強調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不動搖,只是原來確定的改革順序,目前略有調整。例如,過去是以國企改革為中心,現在是把政府改革放在首位;此前確定的一些改革,如金融改革、財稅改革等,其重要性并沒有任何降低。

  過去許多年,國有企業改革處于改革的中心環節。后來在實踐中越來越發現,如果政府不改革,國有企業改革很難單兵突進。不止于此,前述所有改革的重點與難點,幾乎都與政府改革相關。因此,政府要加快自身改革。

  據接近決策層的專家介紹,“十一五”期間的政府改革主要涉及幾個內容:其一是政府職能的準確定位,減少對經濟活動的過多干預,真正把工作重點放在公共管理和服務上;其二是上下級政府的事權劃分,厘清哪些事情是中央政府管,哪些則由地方政府管;其三是進行相應的財稅體制的改革,中央與地方有相應的權利職責,稅權以及相應的財權的劃分就非常重要。

  在這個問題上,中央也有一些設想。據專家透露,中央已開始重新考慮如何完善財政體制的問題。2005年底國務院出臺義務教育經費中央與地方分擔的辦法,就意味著突破了過去中央與地方的事權劃分。

  另一個相關問題涉及地方政府的績效評估。對于國家的總體發展規劃與部門的專項規劃及地區規劃的相互關系,“十一五”規劃中也做了很多新探索。

  有關專家指出,國家發展規劃的指標明確分為兩類,一類是預期性指標,基本沒有產業產品指標;預期性指標即“預測”加“期望”,政府的期望并不是政府主觀意愿的體現,而是凝聚了社會共識的一種期望。這種期望將不采用政府行政手段分解下達指標的方式實現,而是以政府經濟政策去激勵,以必要的法律法規去規范,并設立一些市場準入的標準等規制,同時也不排除必要的輔助性行政手段以促使其實現。

  另一類是約束性指標,只限于政府為社會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及影響社會公眾利益經濟外部性問題,比如義務教育、公共衛生、社會保障、資源環境、促進就業、促進農村勞動力的轉移等。這些約束性指標不是用來約束市場主體,是約束政府自己,是政府對社會公眾的承諾,政府要用自己掌握的公共資源來保證實現。

  改革共識未變

  盡管改革的方向未變,但是所有人都知道,改革已經進入攻堅階段,改革的難度在大大增加。

  事實上,當前有關改革問題的爭議,與上世紀80年代改革的阻力主要來自“姓資姓社”的爭論不同,而是源于改革27年來產生了改革的“受益層”和“受損層”這樣的背景。上世紀90年代中期后,改革的進程一直伴隨著各種利益群體的博弈,既得利益群體影響甚至扭曲了改革本身。

  如果此種局面繼續下去,“受損層”對改革的不滿加劇,他們與一些社會上對改革持質疑態度的觀點結合,可能會產生新的社會動蕩。

  有鑒于此,中央領導層近年來十分關注弱勢人群的利益。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所長景天魁認為,“十一五”規劃的一個重要調整,便是擴大社會保障覆蓋面,將更多的社會成員特別是中低收入者納入社會保障體系。

  在錯綜復雜的局面中,中央決策層顯示出堅持改革方向不動搖的決心。從“十一五”規劃和本屆領導集體的施政方略,均表現出這樣的信心,即使由于改革進入攻堅階段,情況復雜,難度加大,中央政府還是著力推動改革,過去形成的改革共識沒有任何變化。-

  本刊記者田啟林、任波對此文亦有貢獻

  (本文刊于06年3月06日出版的《財經》2006年第5期)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3,04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