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構建合理城鎮體系 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6日 01:29 中國經濟周刊

  城市與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必須走循環經濟之路,循環經濟是節約資源、改善環境的基礎和條件。而我國城市發展所利用的土地資源和產生的GDP同國外相比差距很大,東京是北京的10倍以上,其他資源的消耗量也比發達國家高出30-40%以上,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已迫在眉睫。

  ★文/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 劉維新

  在經濟快速發展過程中,城市與區域發展的不協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城市與鄉村的落差加大;二是城鎮體系不完善,特大城市的過渡發展帶來城市的臃腫和效益下降,中小城市發展還緩慢,未形成較合理的城鎮網絡體系,區域經濟基礎簿弱,為區域城市群的形成帶來困境。

  大城市支援周邊地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得到迅猛發展,城市化進程也大大加快,從1978年的17.9%到2004年的41.8%,26年增長23.9個百分點,平均每年增長0.92個百分點。如果包含常住一年以上的流動人口,其比例會更大。但發展很不平衡,出現了“繁華的城市”和“落后的農村”現象,比如京津唐周邊地區的貧困帶問題,這個貧困帶涉及24個縣,226萬人口,這是城市發展與區域經濟發展不協調的突出表現。解決這個問題,中央一要加強在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二要改善農村醫療衛生條件,解決農民的看病難的問題,以改善農村的生活環境;三要加強教育投入,真正實現農村九年義務教育,為就業創造條件;四要加快城鎮化進程,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的盡快向中小城市轉移。培育京津周邊中小城市的快速發展,是解決不協調與走向和諧的基本出路。

  除此之外,解決“京津”周邊地區的貧困問題,北京和天津應給予經濟上的支持和技術設備上的支援。因為這些地區,尤其是北部和西部地區,不僅是京津地區的水源涵養帶,更是生態環境的基礎,直接影響京津的安全和健康發展。解決不好,對京津地區的發展將構成威脅。所以,把這些地區的發展納入京津總體區域發展規劃之中,是不可忽視的重要方面。

  把“城市化”改為“城鎮化”

  要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就必須構建合理的城鎮體系,這是現代經濟發展的客觀需要。所謂城鎮體系,就是指在一個區域范圍內,要有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和建制鎮(中心鎮)組成的城鎮網絡,只有內在的城鎮網絡,才能推動區域經濟的協調發展。目前城鎮化的問題,不僅僅是大中小城市及城鎮的不協調,還表現在城市與區域的不協調,所以出現“繁華的城市”和“落后的鄉村”現象,這既是區域經濟不協調發展的表現,更是城鎮體系不完善的體現。

  在交通比較發達,信息現代化的背景下,大型企業的發展不一定放在大城市,因為大型產業是集聚人口的基礎,人口規模的集聚又推動城市規模的擴張,這是一條基本規律。大城市,尤其像北京、上海這樣的特大城市,其開發成本和交易、居住成本都比較高,而城市的臃腫和效率低下已十分明顯,合理的工作與居住之間路程是半小時之內,而北京要達到1.5-2小時,大量的時間花費在行上,哪里還有效率?由此可見,特大城市不能無限擴張,超過一定的“度”,其社會效益,環境效益和經濟效益就會下降。當區域中心城市過于臃腫時候,其功能和人口要向中等城市和小城市轉移,把發展重點放在中小城市和建制鎮(中心鎮)上。中央十五規劃期間,把“城市化”改為“城鎮化”就是讓人們根據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發展城鎮。像東部發達地區,大城市比較發達,其發展重點應放在中小城市和鎮,而中西部地區,有的地區城市首位度不高,其輻射力和吸引力不強,應重點發展大城市,就避免了過去“24字(嚴格控制大城市,適當發展中等城市,積極發展小城市)”的城市發展政策的“一刀切”。城市化與城鎮化,一字之差就給地方留下較為主動的發展決策權。

  “國際化”之前先“國內化”

  目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的70%,國家稅收的80%,第三產業增加值的58%,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都集中在城市,可見城市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改革開放以來,城市數量有了大幅度的增長,城市環境也得到極大的改善,但城市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這是不能忽視的。有些城市脫離國情,不切實際的相互攀比,目前我國有180多座城市提出要建設“國際化大都市”的設想,紛紛確定了“國際化”戰略,力爭在幾年內建設成“國際化”大都市,可以說,這是不切實際的,是一種新的“浮夸風”。城市發展,首先要國內化。國內化就是要建立城市與城市,城市與周邊廣泛地區之間合作與依賴的關系,推動城市群的形成,使城市對國內其他地區開放,沒有城市的國內化,怎能談“國際化”?

  中國城市化拉動力量主要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城市間的競爭加劇,政府投入力度加大;另一方面是市場拉動,尤其是

房地產開發的利益驅動,房地產的快速發展推動了城市無限擴張。在城市發展中,有些領導不加思索地借用國外已受到批評(過時)的“現代主義”城市發展模式,使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暴露出很多問題。

  房地產業是城市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城市個性特色和城市規模的擴大,都要靠房地產業的開發和創造。由此可見,房地產業對城市發展方向將產生巨大影響。因此,房地產的開發,必須在城市發展戰略定位及總體規劃的指導下進行,否則會把城市搞亂。

  目前,房地產開發由于大城市的利潤高,國內外的不少資金都擁向大城市房地產開發,拉動了房地產價格的快速升遷,并導致住房結構性的不合理繼續發展。一方面使大城市的臃腫難以消除,“城市病”更加突出;另一方面,中等城市和小城市,以及區域發展落差加大,因此必須運用科學發展觀,對區域間作出整體性發展規劃,運用金融和土地政策,引導產業與房地產開發逐步向二、三線城市轉移,以推動中小城市經濟社會發展。因為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不能都擁向大城市,最終還要中小城市和中心城鎮來吸納絕大部分,這是中國實現城鎮化的基本方向。因此,房地產

開發商也不能光從眼前利益出發,都擁向幾座大城市,中小城市房地產開發從長遠看,有廣闊的開發空間和前景,也是城市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中小城市的發展是大城市與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必然走勢。目前一些聰明的房地產開發商已向二、三線城市邁進,這是應該鼓勵的。

  建設節約型城市,是城市發展的目標,這種節約,不僅僅是資源的節約,如土地資源、水資源、電力、煤炭、石油資源,還包括生活消費的節約。十六屆五中全會《建議》的創新點,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目標,是提出大力發展循環經濟,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這種社會才能真正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而提出建設節約型城市,則是針對資源環境約束日益加重的問題提出的,突出體現了資源節約,環境改善的必要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