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的邏輯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5日 16:04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張 翔 執政黨近年來逐漸醞釀成型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政略,無論從它希望化解的那些改革進程中產生的問題來看,還是從業已出臺的配套政策及其后續影響來看,都大不同于此前以產權改革為重心的經濟改革,而呈現出以農村建設牽引農村綜合改革,并以綜合改革向社會發展不平衡這一老大難問題攻堅的態勢。
新農村建設,是希望重建200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讓數量龐大的農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仍然可以擁有適宜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 市場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認可優勝劣汰的自然秩序,農民群體持續地滑向社會底層很容易被認為是理所當然。市場也許會自動解決這些問題,但是可能需要一兩代人的時間。順水推舟易,逆水行船難,新農村建設要在制度上平衡這種優勝劣汰的自然趨勢,避免社會的斷裂和危機,不能不是一場任務艱巨的攻堅戰。 它也必然意味著對以往的經濟社會政策有所調整和改革。新農村建設選擇以業已形成的市場體制為基礎,同時又超越經濟改革和產權改革的傳統思路,尋求調整和改革的路徑,來遏制和扭轉農村衰敗的趨勢。 為什么以“建設”命名 此次新農村建設的決策出臺之前,中國社會輿論對如何推進改革以及如何破解三農問題的困局都有不同的意見和爭論。簡而言之,一種意見是繼續推進和深化產權改革(包括土地制度改革),在前進中解決問題;另一種意見是反思產權改革的方向,應對社會差距擴大的嚴重問題。相對而言,人們對于政府要不要及時介入、積極應對三農問題,縮小社會差距,則比較容易達成肯定性共識。 2005年年底以來,中央連續召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專題研討班,以及發布中央一號文件,希望在建設新農村問題上統一全黨和全國人民的思想。新農村建設也將是今年兩會的主要議題。 從已經出臺的相關經濟社會政策來看,在社會意見分歧最大的農村產權改革領域,目前尚無土地制度市場化等方面改革攻堅的跡象,決策者的基本態度是保持現狀的穩定。 新農村建設戰略并非沒有改革和調整既有的經濟政策,不過重點落在調整公共財政制度,對農村“多予少取”,加大國家財政的轉移支付,實現工業對農業的反哺,包括取消農業稅、糧食和農機直補、增加六小建設投入、降低教育收費、農村合作醫療補貼等等。與此相應,反思教育產業化、公共醫療產業化的思路,進一步調整教育和醫療制度,強調義務教育和社區醫療;同時,農村金融改革、發展農民組織等方面的改革也開始起步。 不過,盡管“新農村建設”包含了對既往政策的改革和調整,但并不稱作“新農村改革”,而以“建設”命名,其中自有深刻含義。 首先,新農村建設在農村基本經濟制度方面沒有進行傳統經濟改革意義上的變動;財政轉移支付政策調整、教育醫療制度調整等等方面的變化,不僅著眼點是在農村基本經濟制度穩定基礎上的建設,而且在本質上是對國家傳統和文明傳統的強調和堅持。 其次,新農村建設涉及的領域包括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等方面,并不指望單靠經濟發展就能扭轉農村衰退的趨勢,重建新農村從一開始便是綜合施治。 這樣看來,強調“建設”看起來只是一個詞語的變動,實則顯示了時代變化的微妙動向。其中最重要的信息在于,執政黨的執政進入了更為務實的時期。這種務實的“建設”清楚地知道“建設”的現實目的何在。 新農村建設的關鍵環節“多予少取放活”,牽引出的也都是農村內外的具體治理難題。 外在于農村的難題在于以何種方式安排數量不斷擴張的轉移支付,又如何避免轉移支付被層層“雁過拔毛”。后者與整頓吏治和反腐敗有關。前者則關系到財政政策的調整,牽涉國企改革的定位。如果不考慮舉債的途徑,那么財政收入本身的結構問題就必須考慮。 目前中國政府財政收入主要由稅收、國有資源部門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收入構成。如果數量龐大的公共支出只依靠稅收支持,那么稅負水平必然比現有階段大大提高?紤]到富人有很多合理避稅途徑,那么小企業和工薪階層的基本積累則會大受稅負增加的影響。因此,國有資源部門和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收入保持在一定水準,亦有利于中小企業的發展,提升市場體制的效率。于是,在繼續完善市場體制的情況下,該保留多少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便轉變為一個關系公共財政的技術問題。 就在與新農村建設展開的同時,中央決定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要向國家分紅。這一決策顯示,改制浪潮之后剩下的壟斷型國企的發展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已經變成影響公共財政構成的技術問題。 鄉村治理新課題 農村內部的治理難題則是國家與農民在取消農業稅之后會建立何種形式的聯系。多予少取,不管是過去的取還是現在的予,都不能回避中國農村的基本現實,那就是九億農民、2.3億農戶、320萬個自然村,是一個極端分散的狀況,中央部委和縣級地方政府都無法和農民直接打交道。取和予都需要在政府和農民之間建立健全的組織渠道,否則就會面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 取消農業稅之后如何重建國家與農民的聯系,多有各地的改革試驗及三農學界的理論探討。 目前實踐中比較常見、三農學界也較有影響的替代性辦法是以市場化的辦法來組織農民,以及解決農村公共品供給問題。比如湖北咸安地區有“養事不養人”的改革試驗。這一制度其來有自,在取消農業稅之后(其他附著其上的各種收費亦將消失),各種公共支出都有不同程度增加,這樣一來,通過精簡基層政權盡量減輕財政負擔,幾乎是勢所必然。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賀雪峰認為,如果鄉村組織改革以減少財政支出為目的,那么這一改革實際上可以看作農村版的“國退民進”。許多長期從事鄉村調查的學者指出,這種改革模式有其隱患,即傳統鄉村組織退出之后,有可能是灰色組織的跟進。 除市場化的意見外,一種代表性的意見著重強調農民組織的作用,如溫鐵軍、何慧麗等學者主張將農民組織在生產、消費、信貸等合作社和協會中,與市場和政府對接。也有比較保守的意見,主張延續傳統的辦法,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和村委會組織建設。但是這兩種方案面臨的困難都是當代農村缺乏精英。 大學生任村官啟示治理新方向 如何重建國家與農民之間的必要聯系,并非沒有攻堅的辦法,而且一定不是單純的經濟手段,而是體現國家執政者意志的綜合性方案。 而最近出現的招聘大學生當村官的改革試驗,則可能是一個在鄉村治理領域有著方向性意義的創新,值得關注。 領風氣之先的北京市,今年將招聘2000名大學生村官。3年內,到京郊農村工作的大學畢業生爭取達到8000名,實現“村村有大學生”的目標。按規定,大學生村官3年后可進入人才市場自主擇業,其擇業或升學亦可享受多項優惠。 這一創新有一舉三得之效: 首先,這一措施的著眼點不只是簡單地把錢分到農村,3年內供養一個大學生村官大約花費9萬薪金,這筆投資相當于培訓基金,為執政黨和政府培育了一個有基層實踐經驗的后備干部,有利于長遠改善吏治。 其次,開掘了新的歷史條件下重塑農村精英循環的途徑。傳統中國的農村精英,以鄉村共同體所提供的資源為基礎,考科舉任官僚,在告老還鄉之后,再把其資源帶回去,回報鄉里。這一種精英循環支撐著傳統中國的鄉村治理。但是現代化的發展打造了全新的城鄉社會結構,農村精英外流之后,已經很難再回歸故里。 這就需要根據新的現實條件重造農村精英循環。選聘大學生做村官,與國家自上而下反哺農村的政治過程正相配合。 這種制度安排并不同于1960年代的上山下鄉,這種下鄉流動有明確預期,時限只有三年,再做選擇時多有優惠。一旦各種承諾和優惠能夠充分落實,這項措施無疑會吸引有抱負的學生精英下鄉鍛煉,為以后的發展積累難得的政治資源。如果政府能夠參照國防部門委托高校培養學生的模式,將扶助貧困生與委托高校培養村官相結合,有可能更大地挖掘選聘大學生村官的制度潛力。 最后,這項制度還可以嘗試一種重建政府與農村聯系的有效方式。由于精英不斷流出,農村自組織難以建立,農村的工業化和市場化發展深受制約。選聘大學生村官,賦予農村內部很難產生的資源。如果這一干部選拔和鍛煉政策能夠長期延續,則可能在城市與鄉村之間、農民和政府之間建立起長久性的組織性聯系。 選聘大學生村官的制度可能在城鄉之間、農民和政府之間激發出來多種化學反應,意義要遠大于簡單地把錢分給農民。盡管其實際效果還有待進一步考察,而且很多地區也未必有北京市的有利條件,但是這一措施所包含思路所顯示的方向性意義,卻值得回味和思考。 風起于青萍之末。新農村建設進程所呈現出的綜合改革的動向,或許顯示中國改革與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新農村建設會遭遇何種困難,將開拓何種應對之道,都將對此后中國綜合改革的攻堅之路產生標本性的意義。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