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動性困境之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3日 09:28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強興華 相信不會有人否認,當前中國的商業銀行已陷入流動性困境之中:2005年9月份,中國銀行業存差資金為9萬億元,是2000年的3.7倍,而今年1月末,全部金融機構本外幣并表的各項存款余額為30.35萬億元,同比增長17.5%,比去年同期上升1.5個百分點。這樣粗略地算下來,商業銀行所吸收的存款中,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資金不能以貸款的形式再回流到經濟
從貨幣流通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的存款來源于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投放。簡單地說,當前我國央行基礎貨幣投放的渠道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正常的貨幣發行,一個是因為購買增加的外匯儲備而投放的本幣。從第一個因素來看,雖然近年來有個別時期(主要是2004年上半年)出現過基礎貨幣投放過于集中的現象,但是中央銀行早就及時發現了這一問題,已通過宏觀調控及發行央行票據等貨幣市場操作手段,消除了這一問題有可能帶來的不良影響。從第二個因素來看,近年來我國的外匯儲備確實增加很快,但是為了應對這一問題,央行早就有了一整套成熟的做法,即采取“對沖”的方式來消除因外匯儲備增加而帶來的不必要的基礎貨幣投放,吸收過多的流動性。由此論之,造成商業銀行流動困境的根源,不在于基礎貨幣的發行。 如果從社會經濟運行的角度來看商業銀行流動性困境,問題就會變得更加耐人尋味。 中國目前絕對不是一個資金富裕的國家,只不過是近年來中國資金短缺狀況已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離富裕的程度還相差甚遠。從生產領域來說,經過二十幾年的發展,一些大的企業已有了相當規模的資金積累,再加上融資渠道的多元化,這些企業對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依賴程度已大為降低。但是我們不要忘了,這樣的企業在中國畢竟還是極少數,還有數量更為眾多的企業需要商業銀行信貸資金的支持。而另一方面,即便是目前自有資金稍有富裕的中國企業,從世界范圍來看,資金實力還是異常單薄,如果再加上研發所需要的資金,這些企業的資金是否富裕也還是一個需要研究的問題。從消費的角度來看,中國社會目前整體上也不過是基本小康的水平,離全面小康同樣也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可是,目前中國的儲蓄率卻高居世界前列。翻一翻中國金融業的統計數據就會明白,雖然中國人的收入水平不高,消費水平有待提高,卻仍然有源源不斷的城鎮居民收入轉化成了商業銀行的儲蓄存款。這就從兩個方面加重了商業銀行的流動困境:不斷增長的資金來源即儲蓄存款,不斷加大著商業銀行資金運用的壓力,而增長乏力的消費貸款,卻對商業銀行消化這些資金壓力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一邊是社會生產、社會消費有資金需求,一邊是商業銀行存在著極大的資金運用壓力,但需求與運用二者卻結合不起來,反而造成了商業銀行資金流動性困境,其內在原因的確需要深究。 從中國金融體系目前的運行狀況著手分析,或許能為這一問題找到一些答案。長期以來,中國金融業對于企業的資金需求所采取的是大包大攬的做法。從建設之初就有基本建設貸款,建成之后有鋪底流動資金貸款,運轉起來以后有流動資金貸款,等到企業需要技術改造的時候,還有技改貸款。事實證明,這樣的銀行與企業關系是不成功的。對銀行來說,是金融風險不斷累積,不良貸款不斷增加;對企業來說,是企業發展受制于銀行,是資金籌集與運用成本居高不下。改革開放之后,經過逐漸的自我積累、企業融資渠道的拓寬,很多在商業銀行看來銷售良好、還款能力充足的企業,對商業銀行貸款的吸納能力反而不斷下降。而更為重要的是,商業銀行在認識上還沒有跟上形勢的變化,還在努力地向這樣的企業“營銷”自己的貸款,其結果當然可想而知,那就是商業銀行陷入流動性困境。 改變商業銀行的流動性困境,首先要求商業銀行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從思想上拓寬商業銀行資金運用的渠道;其次要求提高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水平,通過金融創新、資金運用技術創新,來提高商業銀行的資金運用能力。有了認識水平和創新水平的提高,那些通常不能被納入商業銀行貸款范圍的領域,就會被納入商業銀行的視野;那些在通常技術水平下風險極大的貸款領域,就有可能成為商業銀行縱橫馳騁的樂園與沃土。畢竟,商業銀行的最高目的是利潤的極大化。而只能吸收存款卻缺乏資金運用能力的商業銀行,不僅面對流動性困境一籌莫展,更難以實現利潤極大化這一商業銀行的最高目的。 不可否認,隨著我國商業銀行資金運用渠道的不斷拓展,僅憑9萬億元存差這一籠統的數字而不加深入分析,是難以判定流動性困境的具體程度。但同樣不可否認的是,目前貸款仍然是我國商業銀行資金運用的主要形式,據此而認定目前存在著流動性困境,也是正確的。另一個需要指出的是,流動性困境雖然有可能演變成流動性陷阱,但此二者還是有著根本區別的,因為目前中國商業銀行資金的流動并未失去對利率的彈性。恰恰相反,我們應當認識到,目前的中國經濟已經到了轉變的臨界點。轉變的標志之一,就是經濟結構的調整與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在不久的將來就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經濟的變化,要求金融必須發生相應的變化。這些變化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既包括資金技術水平的提高,也包括各種利率水平的調整。只有這樣,流動性困境的破解才有可能,經濟與金融的雙贏才能實現。 流動性困境的出現,對于商業銀行來說當然是一個警示,但從更為廣闊的意義上來說,這難道不是一個更大的機遇嗎?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