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為中國征信業國際化提供軟實力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2日 07:29 第一財經日報

  歐志偉

  2月15日,財政部發布了39項企業會計準則和48項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指出,此次發布的企業會計準則體系,實現了與國際慣例的趨同。

  會計是資信評級或征信的基礎,只有會計信息真實準確,才能有準確的資信等級,會
計準則與國際接軌,有利于資信評級與國際接軌,這是我國做強做大民族征信業的一個契機。

  中國的民族征信業經歷了初始、打基礎階段,現在進入了深化和發展階段,也是中國的金融業向國外企業逐漸開放、兌現中國加入WTO承諾的階段。在這一階段,如何做強做大中國的征信業,既是發展民族產業、實現國家信息和經濟安全的需要,也是適應中國和平發展的戰略需要。

  征信業發展現狀

  我國本土征信業從上世紀80年代起步發展到現在,已經逐步實現了業務品種的多樣化、征信行業的集聚化、全國化和規模擴大化,國際化的苗頭已經顯現。

  業務品種的多樣化體現為,資信評級的業務由原來少量的企業債券評級、地區性的信貸企業資信評估,發展到包含貨幣市場的債項評級、資本市場的債項評級、集團信用評級、信貸企業評級、中小企業信用評級、重合同守信用評級、企業信用管理咨詢等多層次、多渠道的業務品種;企業征信由原來的單純性信息征集發展到包含信息征集、信用評估、商賬管理、信用培訓等多環節、多方位的業務品種;個人征信從信息的征集發展到了向金融機構、房產公司、汽車銷售公司等多產業提供信用信息、信用報告、信用評分、客戶篩選等多方向、多領域的業務品種。

  征信行業的集聚化體現為在北京注冊登記的征信機構向上海的集中。2003年以來,在北京注冊登記的中誠信、大公、聯合等資信評估機構紛紛在上海設立了分公司或子公司,華夏、新華信等商業征信公司在上海的業務比重不斷增加,全國唯一的個人征信公司——上海資信有限公司也在不斷的發展。隨著人民銀行上海總部的設立,有關國內的征信機構有把總部遷往上海的意向。

  征信行業的全國化體現為征信行業逐漸走出了區域內的信用評估,形成了全國性的征信公司。上海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已經在湖南、寧波、四川、山西、云南等地設立了分子公司,在資信評估市場上具有較高的行業地位和影響力,開拓著資信評估的高端業務。

  征信行業的規模擴大化體現為征信業的收入規模在不斷地擴大,到2004年,全國實現的增加值為3億元。其中,上海征信行業的增加值為1.6億元,占了全國征信業增加的50%強。

  在征信業品種多樣化、集聚化、全國化和規模擴大化的同時,征信行業國際化的苗頭也已經在顯現,征信行業已經從簡單接受外國企業的征信訂單,走向主動向國外提供征信服務。

  征信行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盡管中國的民族征信行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是尚存在產、學、研互動不足;國內誠實守信的排頭兵未能建立;國際化程度較低、國內債券市場發展滯后等問題。

  產、學、研的互動不足表現為征信行業的發展較快,而學校教育和科學研究滯后,對征信行業的發展形成了制約,征信行業的學術領導地位沒有確立、征信行業的學術領頭羊沒有產生。2001年底中國人民大學、上海財經大學首先獲得教育部批準,成為開設信用管理專業的首批大學,并于2002年秋季開始招生;但其主要是針對金融領域的信用風險管理的教育,缺乏對商業信用管理、企業信用風險控制的教育。北京大學等有關高等院校也分別設置了信用研究的有關組織或專業,但與征信行業的發展脫節現象也比較明顯。

  講誠信、守信用的排頭兵沒有建立起來,示范效應有限,限制了征信機構為市場經濟發展服務的功能發揮。全國的信用體系在逐步建立,“十一五”規劃建議中也明確提出了“以完善信貸、納稅、合同履約、產品質量的信用記錄為重點,加快建設社會信用體系,健全失信懲戒制度”;但是講誠信、守信用的排頭兵沒有建立起來,沒有看到講誠信、守信用的群體、行業或領域出現,弱化了對社會群體的示范效應,使得征信機構降低社會交易成本、提高社會資本、構建和諧社會的功能不能得到充分發揮。

  在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發展和研究中,在橫向上與國際比較研究不足,沒有能夠給征信機構國際化創造軟實力支持,尤其是沒有能夠為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提供相應的信用服務。國內債券市場的發展滯后,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中國民族征信業,尤其是資信評估行業的發展。

  促進征信行業做大做強的對策

  雖然,穆迪、標普、惠譽、鄧白氏在國內已經有分支機構或辦事處設立,在國內市場上有一定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但是國內征信行業的發展在總規模和總影響力上仍占主導地位和主體地位。中國有能力在未來培育出具有權威的、代表民族征信業的本土征信機構,具體措施包括:

  以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制度的實施,推動和引導教育的發展,為征信行業的發展提供人才、技術和研究的保障。為了解決征信行業發展中產、學、研互動的不足,及由此引起的征信行業發展的人才供給不足,通過從業資格和執業資格制度的設立,推動和引導教育的發展,為征信行業提供人才、技術和研究保障。

  從國有企業的資信評估抓起,建立全國講誠信、守信用的排頭兵。國有企業是政府信用的窗口,也是市場信用的主體,把國有企業是否主動進行資信評估列入國有企業的業績考核體系,促進國有企業首先公布自身的信用狀況,建立企業講誠信、守信用的排頭兵,對其他性質的企業起到示范作用。

  適時推進對世界各國的國家主權評級和主要金融市場參與者的主體、主要金融工具評級,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發出中國征信業的聲音,為征信行業的國際化奠定基礎。對與

中國經濟活動密切的國家進行主權評級,為國內企業的走出去戰略提供咨詢和信息,維護國內企業走出去的戰略安全、經營活動安全,滿足相應信用信息的需要。

  提升信用研究機構的研究實力,成為信用經濟研究的陣地。扶持國內信用經濟的研究機構,對國內各城市信用生態環境,對國家主權信用評級和主要金融市場參與者、主要金融工具信用評級進行研究,使其成為征信行業研究的陣地、領頭羊,打造信用經濟學和信用工程學兩門學科,為中國征信業的國際化提供技術和理論支持,為中國征信業的國際化提供軟實力。(作者為上海社科院市場信用研究所所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