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沒有中國富裕 印度百姓看病卻不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3月02日 02:35 中國證券網-上海證券報 | |||||||||
上海證券報 林江枰 印度不太富裕,并且人口眾多,但是,印度百姓看病不難。原因是什么?《人民日報》刊發的題為《印度百姓看病不難》的通訊,為我們揭開了這個謎團: 首先,推行全民免費醫療制度,建立系統的政府醫療服務體系。據統計,印度共有
其次,農民看病不花錢。印度的農村醫療網絡很健全,占印度人口72%左右的農村居民和城里人一樣,享受國家提供的免費醫療。1996年以后,政府推出了社區醫療中心的規劃,每10萬名農村居民配備1個社區衛生中心,一個中心約設30張病床和4名醫生,并配有化驗室和基本檢查設備等。社區衛生中心無法處置的病人一般都送往設施較好、醫護人員齊備的地區醫院。 再次,做到公平公正。據了解,印度政府2005--2006年度用于農村公共健康事業的總資金投入約24億美元,與世界上很多國家相比并不算多,但是,印度政府把有限的投入公平地配置到最需要醫療服務的地方,在配置有限的醫療資源上盡量做到公平公正。 第四,不走市場化道路。印度人認識到,醫療衛生體制如果完全按商業化、市場化運作,不利于社會穩定。因此,印度醫療保障制度始終堅持“兩手抓”:既扶持政府醫院的穩定運轉,又鼓勵私立醫院健康發展。強調社會公平,兼顧利益平衡,使印度的富人和窮人患者各有所依、各得其所。 在目前醫患矛盾突出,醫療衛生領域問題迭出的今天,印度的成功經驗,對我們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 我國財政目前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投入比例依然偏低。以2003年為例,我國衛生總費用中政府投入僅占17%,企業、社會單位負擔占27%,個人支付的高達56%。而在歐洲發達國家,政府負擔80%--90%衛生總費用。比如丹麥,其全國財政支出總額中,僅與社會保障有關的費用就占去了38.9%(養老金10%,失業救濟金8.9%,教育醫療等社保20%),如果再加上其他公共性項目開支,公益性投資占財政支出的絕大部分。 醫療服務是公共產品,本應由政府承擔。如果政府投入跟不上,相應的缺口就只能轉嫁到公眾身上,成為醫療亂收費問題之源。不僅如此,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反過來要求“醫院反哺政府”。據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廖新波介紹,廣東省某經濟欠發達地級市,政府財政不但不投入,還從人民醫院提取500萬元給政府公務員發工資;某經濟發達市,從一家大醫院提取1000萬元用來發展經濟…… 除了衛生資源總量投入不足,更大的一個問題是公平公正問題。目前,我國衛生資源分布不均衡,結構不合理,導致衛生資源供給不能滿足公眾的醫療需求。在我國,80%的衛生資源分布在城市,城市衛生資源的80%又分布在大醫院。醫療資源分布不均,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是,人們不愿到社區醫院就醫。據3月1日的《健康報》報道,國家發改委近日公布了一項北京城區居民對社會公共服務的民意調查結果,有41.4%的被調查者表示,如果家中有人得小病,他們不會選擇去社區醫院看病。 這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導致的必然結果。醫療資源過分向大城市集中和向大醫院傾斜,使得整個醫療體系發生扭曲。既造成了大醫院的不堪重負,引發了亂收費等問題,也造成社區醫院處于慘淡經營的狀態,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 從經濟實力上來看,印度沒有中國富裕,然而,他們在醫療服務方面,卻走出了一條成功的路子,使得民眾不受看病難等問題的困擾,促進了整個社會的和諧。印度與中國的國情有許多相似之處,都是人口大國,因而,研究印度的成功經驗,加以借鑒,或許,能給我們解決醫療難題,提供一個更為實際和具體的參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