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外資化之憂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5日 13:48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秋風 選擇攀附權力或出國鍍金,恐怕是一種機會主義的選擇。個體民營資本的“理性選擇”,最終無助于改善民營資本的整體福利。更有效的自治,方有助于民營資本走出這種困境。
根據商務部2005年12月22日發布的數據,2005年前11個月來自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和薩摩亞三個自由港的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111.5億美元,同比增長24.78%。業界都知道,以維爾京群島為代表的自由港是民營資本轉換身份的基地。來源于此的FDI大幅度增長,意味著民營資本外資化傾向日益明顯。 值得注意的是,民營資本在擁有了外資身份之后,又作為FDI回流國內,說明民營資本仍然看好國內的投資機會。那么,民營資本何以寧愿繞一個大圈子之后又回到國內? 原因很簡單,民營企業必須在轉換身份之后才能更好地利用機會,并獲得較大收益。國內各級政府普遍地將企業分為三六九等。法律與政治地位最高的當然是國有企業,尤其是那些大型壟斷性企業。這些企業與權力的距離最近,因而可以借助權力構成壟斷,或者游說政府維持壟斷,以賺取大把利潤。 接下來是外資企業。外資企業當然不可能享有法定的壟斷地位,但直到今天,吸引外商投資仍然是不少地方政府考核官員的一大政績指標。為了吸引外資,各地政府制定了很多優惠政策,在各種類型的企業中,外商企業享受的優惠政策的種類和幅度是最大的。 地位最低的則是民營企業。從你準備開辦一家民營企業起,就需要經受種種苛刻的審批、監管壁壘。其中對民營企業的創業和經營自由損害最嚴重的是市場進入壁壘。政府有一種奇怪的邏輯:民營企業要進入哪個行業,必須經過政府批準。凡是政府沒有批準的,民營企業就不得進入。歷屆政府都出臺了鼓勵民營企業發展的紅頭文件。這些文件本來就不慷慨,但即使是這些文件賦予民營企業的打了折扣的權利,也無法完全得到保障。 在這種情況下,民營企業不得不游走于法律與監管的灰色地帶,以求突破不合理的管制壁壘,保障財產安全。一種比較常見的做法是攀附權力。既然權力仍然是市場上最管用的硬通貨,那對企業家來說,進入市場,獲取利潤最簡單、最有效的辦法就是與官員勾結。民營企業家或許有點兒無奈,但這種官商勾結也令人痛恨。 另一種辦法則是金錢大挪移,也就是將國內資金轉移至離岸金融中心,再以外資的形式進入。這種做法需要比較高超的專業技巧,其目的當然也更復雜一些,但不外乎兩條:第一,確保個人財產的安全;第二,套取政策優惠。 民資通過外資化可以套取到的優惠有兩類:第一類,市場進入權。有一些領域目前已經對外資企業開放,但卻沒有對民營企業開放。民營資本外資化后,即可進入這些領域。第二類優惠,則是稅收、土地、信貸等方面的變相補貼。 有人擔心民營資本外資化導致資本外流,帶來監管的困難,造成國家稅收的流失。其實,與其操心這些,不如多討論一下,怎樣進行改革,才能讓民營資本愿意做本本分分的民營資本,而不是成天想著去跟權力套近乎或者到國外鍍金。 首先需要各級官員轉變觀念。官員們如果心里仍存著國資比民資在政治上更正確的念頭、如果仍然不分青紅皂白地崇拜先進技術和產品,那民營資本就難以跟國有企業、外資企業享有平等權利。不過,民營企業自己恐怕也得做點兒事情,爭取自己的權利。民營企業家和他們的商會、協會、同業公會,能不能發出更大的聲音,影響立法和決策?良好的發展環境要靠民營企業自己來爭取。 從這個角度看,某些民營企業家避重就輕,選擇攀附權力或出國鍍金,恐怕是一種機會主義的選擇。個體民營資本的“理性選擇”,最終無助于改善民營資本的整體福利。更有效的自治,方有助于民營資本走出這種困境。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