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讓農民共享社會發展的成果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3日 10:23 新京報

  關注“中央一號文件”系列評論之二

  中央至今已出臺8個“一號文件”關注農村問題,這表明對三農問題的充分重視。不過,從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以來,農民純收入和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間的差距,依然沒有變小。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陳錫文昨天在新聞發布會上說,2005年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為3255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10493元,城鄉的收入比為3.22:1,城鄉差距繼續擴
大。

  誠然,城市聚集了更多的資本、更先進的技術和更熟練的勞動力,通過更高的勞動生產率獲得更高的收入水平,本身無可厚非。但是,中國經濟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把投資和出口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轉變為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模式。而如果忽視了9億多人口的廣袤農村,談擴大內需無異于緣木求魚。要知道,只有農民的現代化,才有中國的現代化。因此,一號文件一開始就提到,要統籌城鄉經濟社會,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

  那么,如何切實讓農民從經濟增長中獲得收入增長?如何保證農民在收入增長的前提下擴大消費?以上幾個問題,可以用一個簡單的邏輯來回答:農民的純收入等于收入減去稅費支出。如果收入和稅費同步增長,農民的純收入就增長得可憐。農民要擴大當期消費,就必須預期未來不會有太大的支出,而當前,醫療、教育、子女成婚、建房等開支占了他們消費的絕大部分,沒有財力擴大消費。

  因此,要增加農民收入,有幾個辦法:第一,切實提高農民收入;第二,切實降低農民各種實際的稅費負擔;第三,通過財政資金來加快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體系建設,解除農民的后顧之憂。

  就提高農民收入而言,政府已經作出了很大的努力。比如給農民提供各種直接補貼、加大了扶貧開發力度、推動高附加值農產品的發展等。但是,有一個現象應該重視,就是某些地方官員違背市場規律,強迫農民種植所謂的經濟作物,導致農民遭受損失。對于這一點,一號文件中有明確的表述:在推進新農村建設工作中,要注重實效,不搞形式主義;要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要民主商議,不強迫命令;要突出特色,不強求一律;要引導扶持,不包辦代替。

  還有一種現象需要警惕,有些地區大搞水利建設、礦產開發,當地農民卻越來越貧困。比如,農村的礦產開發本來是件好事,但在利益分配時沒有充分考慮到農民,而最終環境污染的后果卻要當地農民來承擔。這樣,經濟發展的成果,當地農民沒能充分分享,其危害卻完全由當地農民來承擔。這就需要在新的制度建設中,考慮一種更為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和風險承擔機制,讓農民切實分享到經濟發展的成果。

  就農民稅費負擔而言,目前全國范圍內的農業稅已經取消,但是,要警惕鄉鎮官員通過各種借口來增加農民負擔。比如,興修水利的國家財政撥款很可能被截留,然后再以此為借口向農民征收工程款;鄉鎮教師工資可能被挪用,然后把教育成本轉嫁到農民頭上。這些都會影響農民的收入增長。

  最后,通過財政支出來構筑農村地區的社會保障網絡,是鼓勵農民擴大消費,從而真正享受改革實惠的最重要的一步。實施真正的九年制義務教育、重構農村的合作醫療體系、建立大病保險和

養老保險制度,才能真正消除長期縈繞在農民心頭的不確定性,讓農民真正從經濟增長和收入增長中獲得消費增長的實惠。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