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過剩導致市場利率持續走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1日 16:31 上海金融報 | |||||||||
殷劍峰 資金“過剩”反映景氣下滑 從2005年初開始,本輪經濟周期呈現出景氣逐步趨緩的態勢。相應地,在金融層面,資金“過剩”的壓力逐漸顯現,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銀行存差擴大;第二,狹義
銀行存差與貨幣 “剪刀差”繼續擴大 在中國以銀行為絕對主導的金融體系中,公司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極其不發達,居民的儲蓄和企業的融資主要依靠銀行,因此,經濟景氣的變化會直接反映在銀行的存、貸款的變化上。當前,在信貸方面,由于經濟景氣下滑,銀行貸款意愿、企業借款意愿下降,信貸逐步減速;在存款方面,收入的相對增加和消費的相對下降導致存款加速增長。貸款和存款的反向變化推動了銀行業存差的繼續擴大,使得銀行業的資金運用難題日益突出。 在貨幣總量方面,與信貸減速和存款加速相對應的是,狹義貨幣M1減速和廣義貨幣M2加速,這導致兩個層次貨幣增長速度之間的“剪刀差”持續擴大。貨幣“剪刀差”的出現和擴大說明貨幣的流動性不斷下降,貨幣的儲蓄職能加強,媒介交易的職能下降,這同樣是經濟景氣趨緩的反映。 從貨幣的構成看,造成M1減速、M2加速的主要原因在于存款結構的變化:活期存款減速、定期和儲蓄存款加速。2005年2月份,活期存款增速由1月份的18.77%突然下降至10.18%。此后雖有所回升,但一直維持在12%左右。與此同時,定期存款的增速不斷提高,由1月份的19.21%持續上升到12月份的30.41%;儲蓄存款則由11.9%上升到18%。 在存款持續、加速增長的情況下,存款結構的變化以及由此導致的貨幣“剪刀差”既反映了居民消費意愿的下降和企業投資意愿的下降,也同2004年10月29日央行的利率調整有關:在該次利率調整中,央行在維持活期存款利率不動的情況下,上調了定期存款利率,上調區間從0.18個百分點到0.81個百分點不等,期限越長上調幅度越大。在可選擇的金融資產有限的情況下,銀行存款是居民及企業最為主要的金融資產持有方式,其相對價格的調整,必然會對其金融資產選擇產生較大的影響。 資金的“過剩”導致 市場利率持續走低 在經濟景氣下滑、資金呈現過剩征兆的同時,由于人民幣升值預期加強,外部資金——外匯占款卻在加速增長,從而進一步推動了資金的“過剩”,導致金融市場利率持續走低。 在2004年11月份之前,外匯占款增速同反映經濟活躍程度的其他指標(物價上漲率、信貸增速等)基本上處于同漲同落的狀態。然而,在2004年10月29日利率調整之后,人民幣升值預期迅速加強,外匯占款立即加速。2004年10月份外匯占款同比增速不到42%,11月份即上升到53%強,此后直至2005年的10月份,都維持在50%以上的高平臺上。雖然在2005年11月和12月外匯占款同比增速有所下降(不到36%),但這同2004年同期的起點較高有關。 外匯占款的加速增長加重了基礎貨幣的投放壓力。到2005年11月末,基礎貨幣供給總額為59136.68億元。從中央銀行的資產結構來看,外匯占款依然是基礎貨幣供給的主渠道,到11月末,外匯占款余額達到了60923.43億元,較2004年底的45939.99億元凈增近15000億元,這反應了在人民幣升值預期的影響下,外匯儲備的出乎意料的增長給基礎貨幣供給造成的沖擊。 在外匯占款持續高速增長的同時,央行一直在努力通過發行央行票據來回收過多的資金。從2004年11月份迄今,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凈頭寸一直是負值(回籠貨幣),但依然無法改變資金相對過剩的局面。在這種情況下,貨幣市場利率持續走低,并維持在歷史最低水平;債券市場價格創造了歷史最高點,債券收益率下降至歷史最低點。從2005年10月份開始,相同期限的債券收益率已經低于銀行存款利率的上限。由于商業銀行并沒有選擇降低存款利率(這是允許的),其導致的一個直接后果是,銀行一方面在用較高的存款利率吸收存款,另一方面,經濟景氣下滑使得銀行業不愿意發放貸款,而是將資金投向了收益率較低的債券市場。 應對資金“過剩” 須加快投、融資體制的改革 總而言之,在經濟景氣趨緩的背景下,當前金融形勢的關鍵特點就是資金“過剩”。然而,這樣的“過剩”只是相對過剩。因為直到2004年,我國全部就業人口中還有近47%的農業就業人口,這意味著我國的工業化、城市化發展至多處于中級階段。在這種情況下,不僅金融層面的資金“過剩”只是相對過剩,而且,在實體經濟中,各種產品、生產能力的“過剩”也是相對過剩。在實體經濟領域和金融領域中同時出現的相對過剩現象同當前經濟景氣的下滑有關,但其根源在于體制。 為了繼續推進我國的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發展我國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必須加快投、融資體制的改革。 在投資體制改革方面,放松對第三產業的管制尤為重要。可以看到,正在走向重工業化的第二產業吸納就業的能力已經有較大程度的下降。從1998年開始,受經濟景氣下滑影響,第二產業就業人口由1.66億下降到2002年的1.58億。在2003年和2004年的經濟景氣上升過程中,盡管第二產業的就業人數有所回升,但2004年也只比1998年增加了320萬人。從2004年的數據看,當年新增就業人數近8百萬,同時,第一產業就業人數下降了1千2百萬人。對于新增加的和農業產業轉移出來的共2千萬就業人口,第二產業只吸納了40%。所以,在第二產業重工業化的過程中,必須、也只能通過大力發展第三產業來增加就業。這就要求放松對交通、電訊、醫療衛生、教育等關鍵性產業的準入限制。 就金融體制改革而言,必須改變計劃經濟思維,拋棄行政干預,大力推動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發展。首先,要解除對債券發行、交易的行政管制,大力發展以公司債券、資產支撐證券和抵押支撐證券為主的債券市場。其次,在繼續推動股票主板市場的改革(如股權分置改革)的同時,依托新證券法和新公司法,發展以做市商、經紀人為服務樞紐的場外股權交易市場——這樣的市場是中小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獲得資金支持的場所。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