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國情是發展和改革考量的基礎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1日 09:56 紅網

  1月18日,在北京釣魚臺舉行的“中國21世紀城鎮化發展戰略論壇”上,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司司長束克欣指出,當前我國土地利用存在四大弊端,他特別說道,“花園城市”與中國人口和土地的比例不能相配,建議各地調整規劃指導思想,鼓勵向空中發展。(1月19日《成都商報》)

  束克欣司長認為,我國的人口與土地比例不如加拿大、澳大利亞、俄羅斯這些國家

  如果還是采用西方國家的那一套城市規劃理論,要求辦公、生活、工廠都要建立在環境優美、空間敞亮的境地里,那么就會很容易造成了土地資源大量浪費。

  “國情”這個大多數時候使人們頭腦清醒的名詞再一次提醒著我們,發展和改革需要從實際出發,我們所提出的措施、所作的規劃必須符合我國當前的實際情況。

  經過二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經濟建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綜合國力躍上了一新臺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相當大的提高。2005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182321億元,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4840億公斤,棉花產量570萬噸,鋼鐵產量預計將達3億噸。全年進出口總額與國家

外匯儲備分別為14221億美元和8189億美元。我國的電力裝機世界第一,水泥生產世界第一,煤產量世界第一,包括家電、通訊設備、機械裝備在內的多種產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

  在這一系列的成績面前,人們似乎對“中國國情”的認識越來越淡泊。不加思索,盲目引進外國的技術和管理經驗導致水土不服、發展受挫的事例屢見不鮮;不注重改良、消化,一味復制他人的模式從而產生巨大的損失也令人嘆息不已;隨意跟風,倉促上馬致使重復建設和銀行的呆帳壞帳大量出現的現象仍在持續。有人認為國家的經濟強了,不能像過去一樣還是生產出口衣襪,應該拋棄勞動密集型產業,全力發展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然而,我國的現狀卻是勞動力過剩,有數以億計教育水平較低的農村勞動力需要從農村轉移出來。如果我們只是注重發展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而輕視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那么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沒有比較優勢的產業艱難地發展,而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由于得不到政策和資金的支持難以生存。

  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目前仍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人均GDP排名中國還未進前100名,比起發達國家還有相當大的差距。我國的幅員雖然遼闊,但在13億人口面前就只能是地大物不博了,大多資源的人均占有量都遠遠低于世界水平,而且還面臨著環境被日益污染的問題。因此,政府、企業和個人應該有個清醒的認識,不能讓過去所取得的成績迷失了方向。我們制訂的政策、引進的技術、進行的規劃必須符合我國的國情,使發展和改革適應我國的實際情況,從而實現社會經濟的快速、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稿源:紅網)

  (作者:李仁勇)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