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人民幣升值年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20日 22:36 《觀察與思考》雜志 | |||||||||
2006年將是一個注定不平靜的年代。西方發達國家依然會稱人民幣的“解凍”還不到位,國際投機資本仍在左顧右盼,國內經濟對匯率問題也尚存疑慮。 陳支農 從“排斥”到“詳細計劃”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堪稱2005年全球經濟最激動人心的事件之一。相比改革開放26年中的任何時期,近兩年將是中國匯率制度改革市場化措施出臺最密集、進程最快的年度,也是中國匯率制度有規劃、有部署改革的年度。2005年7月21日,世界金融市場為之震動—中國人民銀行宣布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11年來被視為“天經地義”的美元兌人民幣1∶8.2765的比價從此顛覆。 為了使人民幣匯率更加市場化,增加匯率彈性,擴大匯率波幅,2005年11月2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發布公告,在銀行間市場引進美元做市商制度,并決定于2006年初推出即期詢價交易方式。11月25日,央行與10家國內銀行首次進行了60億美元的貨幣掉期操作。 根據2006年1月4日的最新數據,銀行間即期外匯市場上引入詢價交易方式的首個交易日,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再次刷新了自去年7月人民幣升值以來的新高。現匯市場中,美元兌人民幣1月4日收于8.0676,此前一度創下8.0675的人民幣升值后新低,美元交易區間為8.0702至8.0675,波動范圍較前兩個月通常出現的10至15點有所放大。同時,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形成方式的改進,是央行在完善市場力量決定人民幣匯率方面邁出的重要一步。美國銀行預計,在今年第一季度末前,美元將跌至人民幣8.0200。 盡管說實行做市商制度可以增加銀行的自主權,匯率的波動以及升值會有比較大的空間。但近來的現實狀況表明,中國漸進式改革的方針并未得到應有的認同。“人民幣必須升值”、“中國的匯率機制必須更具彈性”—這類“警示”性的語句在2005年度頻繁出現在各類國際級會議中。美國、日本、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遍又一遍地敦促,中美紡織品談判、七國集團G7會議、20國集團G20會議、美財長斯諾訪華以及美國總統布什訪華等等,人民幣匯率一次又一次成為各種會議的重要議題。 而中國政府對人民幣升值的看法也在逐漸演進,從最初的完全排斥“升值論”,到“小幅升值無損整體經濟”,再到“將長期緩慢地升值”。2005年12月19日,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在發表演講“中國有自己的路線圖”后答記者問時表示,人民幣將會升值,但人民幣匯率過高或過低都不是中國所希望看到的,中國在人民幣升值問題上有著“詳細”的計劃。 升值“爭論”依然熾熱 2005年12月2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在答記者問時指出:“匯制改革是一個重大的改革,也是充滿智慧的改革方案。這個方案的出臺時間才半年,實踐證明是成功的,我們不可能總是朝令夕改,這個政策會長期保持下去,匯率政策不應該經常、隨意地變動,這是很慎重的事情。” 盡管李德水的講話代表了國內相當一部分專家學者的觀點和看法,但不少海外研究機構和投資銀行都預測,明年人民幣將出現較大幅度的升值,市場對升值的預期正在不斷擴大。2005年匯改后8、9月份的貿易順差數字,曾一度被解讀為人民幣升值壓力弱化。但10月份外貿順差再創年內新高。到11月底,順差總額已逾900億美元。高額的貿易順差導致外匯儲備的激增,更是增加了外界對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國際知名投行雷曼兄弟認為,中國政府將以現有匯率機制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在2006年顯著升值,到年底時將升至7.50左右。其一,中國政府在過去最擔心的是人民幣的快速升值會導致國內金融不穩定,并影響其出口帶動型經濟的增長。但隨著新的避險工具的引入,以及更多有經驗交易者的參與,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其二,近幾個月的數據表明,人民幣兌美元加速升值對于中國出口的負面影響可能低于原先預期,中國政府對此的信心也應該有所增強;其三,繼續限制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的波動幅度的不良后果也已經變得更加明顯,如果人民幣匯率不能表現出更大的靈活性,美國參議院就有可能重新就先前擱置的對中國商品征收重稅的議案進行表決,如果議案通過,將帶來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后果。如此看來,有關人民幣升值的爭論似乎不但沒有停歇,反而呈現熾熱化趨勢。 2006年,升值或成主旋律? 2006年將是一個注定不平靜的年代。西方發達國家依然會稱人民幣的“解凍”還不到位,國際投機資本仍在左顧右盼,國內經濟對匯率問題也尚存疑慮。樹欲靜而風不止,對于2006年人民幣匯率的走勢,從預期來看,目前人民幣匯率已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仍沒有達到人們所認為的均衡匯率,因此人民幣匯率上升的預期仍普遍存在。這種預期仍將推動人民幣匯率繼續上升。 內需仍將是影響明年人民幣匯率變動的一個關鍵因素。較上年同期增長3倍的巨大的貿易順差也成為國際社會對人民幣施壓的主要原因。擴大內需、以內需替代外需是明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因此,內需的強弱將成為2006年匯率是否變動的一個重要指標。同時由于目前國內的利率水平過低,實際利率甚至為負,因此利率上調勢在必行,但利率上調又會引起熱錢流入,加大人民幣升值壓力。 除了國內因素之外,其他國際貨幣的走勢也將直接影響到人民幣匯率的變動。美國雙赤字的局面繼續強化而沒有絲毫動搖可能,美聯儲繼續加息的空間較前一階段已經大為縮減,美元上升的勢頭正在削減。 此外,近期日元匯率上升迅猛,這也被認為是亞洲貨幣走強的一個重要信號。而亞洲開發銀行將于2006年6月推出“亞洲貨幣單位”,屆時人民幣、日元、韓元、新加坡元等貨幣將在亞洲貨幣單位中占據較大比重,這勢必會影響到現有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改變。 2005年11月25日央行與國內10家銀行進行的60億美元的掉期操作中,約定一年后央行再以1∶7.85的價格用人民幣買回美元。央行拿出這個遠期匯率的理論價位在某種程度上是否暗示了2006年的上漲預期?人們可否就此認為2006年是人民幣升值年? 中長期貶值依然可能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近期發表的《2005年中國匯率制度報告》稱,人民幣升值的市場預期信號正在減弱,隨著市場機制的進一步深度改革,不排除中長期存在貶值的可能性。 人民幣匯率改革措施的陸續出臺,客觀上相對穩定了市場的預期。同時,美國近期警惕通貨膨脹所采取的措施,美元利率出現上漲趨勢,中美利差擴大,美元短期內將較為堅挺,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實際壓力。從市場短期分析來看,海外近期人民幣NDF(無本金交割遠期外匯交易)走勢在下降,銀行遠期凈售匯敞口也出現擴大趨勢。不論是海外投資者,還是國內的企業,尤其是國內的外資企業,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有下降的跡象。 事實上,在目前人民幣升值預期壓力明顯大于實體經濟內在升值需求的情況下,特別是中國金融改革進入關鍵時期,經濟、金融的變數增多,中國金融機構和企業對浮動匯率尚需要一個適應過程,而且在匯率調整對改善國際經濟不平衡影響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大幅度輕率調整人民幣匯率,風險過大,既不利于中國國內經濟金融的穩定,也不利于世界經濟與美國經濟的穩定。因此,在人民幣匯率調整方面,“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的基本原則不會變,也不應變。 從中長期看,中國勞動生產率持續高于美國,人民幣仍有升值的潛力。但是,同樣從中長期看,處于轉軌中的中國經濟,2萬多億元的社保資金缺口,1萬多億元的銀行不良資產,一些地方政府難以測算的巨額債務,對一個迫于各方壓力而經驗不足的開放經濟體制來說,體制中歷史痼疾的擇機解決和進一步主動調整內需主導戰略,并不意味著勞動生產率一定程度的提高,就肯定會使人民幣升值。這主要取決于市場化改革的力度和對赤字財政政策的態度。起碼從目前看,運用一定的外匯儲備,適時推出相關的改革措施,包括消化巨額不良資產、解決社會保障體系的欠賬、用于各種戰略儲備和重大設施的建設,都可以主動成為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有力措施。 在中國的改革、發展和適度的資本管制過程中,只要政策運用適當,我們仍然有余地消化國際游資對人民幣升值的沖擊壓力。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