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資源不足壓力為改革動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6日 08:25 中國證券報 | |||||||||
相對于中國工業化進程中其他矛盾,資源與環境矛盾是最具根本性的問題。如果中國的工業化不能重復先行工業化國家的老路,就只能走開發出新的工業化技術路線這條路 中國宏觀經濟學會王建 中國以市場為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迄今為止已經進行了27個年頭,如果說市場經濟
在改革前的傳統體制下不存在需求約束問題,在經濟轉軌過程中由于在很長時期內不觸動產權,在市場化過程中獲得了產權支配地位的公有制企業的分配則更傾向于消費,因此也不存在需求約束問題,這些體制和機制都構成了新中國經濟在長達50年的時間里,始終處于短缺經濟狀態。但是在90年代中期中國進入到產權制度改造后,情況已經發生了深刻變化。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說明,生產資料占有制的實現形式,是對生產成果的占有,因此產權制度的變化必然會帶來分配制度的變化,就是生產成果日益向部分占有社會生產資料的新財富階層集中,這既表現為自90年代以來中國的“吉尼系數”顯著提高,也表現為自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的消費品供給開始出現大量剩余,還表現為在“十五”時期銀行存差不斷增大、投資不斷高漲,以及去年已經開始露頭的生產過剩問題。 如果說中國在以往時期進行的經濟體制改革,目的是要解脫對社會生產力發展的束縛,促進社會總供給的增長,那么這個目的目前已經充分達到了,未來的改革應更加注重于創造社會需求。但創造社會需求不是要求倒退回原有的分配關系,而是要在鞏固產權和微觀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礎上,建立與完善宏觀的再分配體制,例如建立宏觀的財富轉移分配制度和良好的社會保障體系。 所以如果對中國未來的改革作一個方向性判斷,就可以說改革的重心將從市場體系的底層和中層轉向上層,將從微觀轉向宏觀,將從供給轉向需求。 中國的經濟增長重心自90年代初期以來,開始逐步向重化工業轉變。盡管目前對中國的重化工業取向存在著激烈爭論,但客觀上發生的這種變化已經是不爭的事實。輕工業是以農產品為主要加工原料,而重工業是以能源和礦產品為主要加工原料,所以進入到重化工業階段,中國工業化對資源需求的指向,就從地表以上轉到地表以下。但是中國的資源稟賦條件并不好,又是人口眾多,當經濟規模小的時候,國內資源尚可滿足國內需求,經濟體量大了的時候,靠國內資源就難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的需求了。1995年是中國資源需求的一個轉折點,在這一年,中國的初級產品貿易首次發生了逆差,當年為29億美元,2004年已增加到767億美元,估計去年將會突破千億美元。去年總進口增長率為17.6%,但初級產品進口卻增長了26%,占總進口的比重,也從“十五”初期的18.8%上升到去年的22.4%。所以“十五”是一個轉折點,由此中國開始進入了依靠大規模進口初級產品推動工業化的時代。 長期以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始終落后于工業化,這個特點即便是在“十五”時期也沒有得到顯著改變,從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看反而拉大了。近幾年來,城市變得越來越漂亮,農村的面貌卻沒有相應改變,許多地區的農村面貌甚至是倒退了。去年夏天我回到70年代初期插隊的地方——北京延慶縣,我看到原來插隊的村子房子倒是都蓋了新房,但是村外原來的場院成了個大垃圾場,如果從村容村貌看,反倒不如30年前了,這還是京郊的農村,其他地方由此可想而知。日本、韓國和我國臺灣省在人均1500美元水平的時候,城市化率都在75%以上,我國目前按非農人口看至多到35%,這種工業化與城市化的差距是遲早要糾正的。但問題是如果增加了城市人口,人均資源的需要量會成數倍增加,例如目前城鄉人口的收入差距是3.3倍,但食品消費差距是4.3倍,人均水消費差距是11倍,因此如果大規模推動城市化進程,中國的資源壓力會更大。但是長期維持15億人口,10億農民的局面,中國的工業化無論如何也不能說是完成了,這是擺在中國工業化進程中十分現實的“兩難”問題,我們不能回避、也回避不了這個難題,必須作出重大的戰略選擇。 資源不足問題將越來越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瓶頸,最近我參加一個有關軍隊轉型問題研究的課題,一些軍隊的理論工作者認為,由于中國的國家利益向海外延伸,中國的軍隊要加快現代化速度,以保衛中國的海外利益,這就需要國家大量增加對國防建設的投入。但是我前一段在研究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如果重復工業化先行國家的技術路線,也把本國的工業化、現代化建立在石油、煤炭、鋼鐵和有色金屬上,到底需要多少能源和礦產資源,結論是對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即便靠世界資源也是行不通的。在石油、煤炭、鐵礦、銅和鋁這5種主要資源當中,按照目前工業化國家的一般消費標準,只有鋁的國際資源可以滿足中國的需求,其他4種資源都不夠,但是還有印度呢,還有東盟國家呢,還有世界其他近40億非工業化國家的人口需求呢。因此,即使中國的國防能力強大到足夠保證中國把世界資源都拿到手,也還是不夠,如此應該怎么辦呢? 還有環境問題。據有關資料,去年中國向大氣排放的二氧化硫已經達到2700萬噸,但環境的自凈化能力據有關研究每年只有1600萬噸,就是說目前的排放量已經超過中國環境可容納量的80%。看看北京的大氣質量就知道中國的環境已經惡化到了什么地步。依靠傳統能源方式就是供給方面能滿足,環境也不允許了。 相對于中國工業化進程中的其他矛盾,資源與環境矛盾的是最根本性的問題。如果中國的工業化不能重復先行工業化國家的老路,就只能走開發出新的工業化技術路線這條路。因此,所謂“自主創新”的含義,不應是外國人不給的技術靠自己搞出來,而應是外國人也沒有的技術,靠自己發明創造出來,從而徹底擺脫傳統的工業化技術,走出中國工業化的新路。 中國在明清時期產出規模曾經占到世界總產出的1/3,而且根據史學研究資料,直到明代就技術輸出而言,都是從中國到歐洲的單向輸出。但是在18世紀后歐洲進入到工業文明時代,中國卻由于人口爆發,農業生產資料主要是耕地資源不能相應增長,導致了糧價和地價的長期上漲,以及工商業資本向土地的長期回流趨勢,抑制了中國資本主義萌芽的成長,最后淪入到半封建、半殖民地狀態。中國在今天的現代化進程再次遇到了人口和資源的阻礙,能否突破資源瓶頸將從根本上決定著中華民族能否再次崛起。中國在近代史上由于技術落后而喪失了世界第一的大國地位,在當代新的資源與技術挑戰面前,如果這個坎能過得去,則不僅不會重復近代史上的悲劇,而且會重振漢唐雄風。從這個意義上說,資源不足是壓力是挑戰,但更是機遇。 中國如果重復工業化先行國家的技術路線,也把本國的工業化、現代化建立在石油、煤炭、鋼鐵和有色金屬上,到底需要多少能源和礦產資源,結論是對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來說,即便靠世界資源也是行不通的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