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重視臨工集團的潛在風險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5日 10:15 紅網

  據2月13日《中國青年報》報道:訂單工業的特點是淡旺季明顯。淡季時,廠子里的工人沒活兒干閑待著;到了旺季,時間緊任務重,人手又不夠,尤其是一些中小型工廠,即使工人連夜加班,也不一定能按時完成訂單。

  這種情形催生了一個特殊群體,即“臨工”,也就是因為趕工需要被廠家臨時雇用的工人們。

  對此,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楊善華認為,“臨工”和“臨工集團”的出現,是民工理性選擇的結果。

  楊教授并沒有對其“理性”的結論作出嚴密論證。我猜測,大概主要是“臨工”們區別于普通工人的一個明顯特征在于,他們大都是行業內的熟練工,擁有較高的技術。而他們正是運用優勢,跳出固定工廠,干起“臨工”,獲得了高于普通民工的報酬。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臨工”們不但理性,而且勇于改變自己,很有創新精神。

  但是,就全局而言,筆者以為,僅用“理性”來描述“臨工集團”的出現并不準確,反而容易模糊公眾的認識。“臨工”,說到底還是民工,而且是不固定與于某個工廠企業的民工。“臨工集團”自身的組織結構也很松散。為了一筆臨時訂單,他們走到一起,成為一個集體,工程完成之后,一手交貨、一手領錢,自行解散。他們與企業的勞動關系純粹是一種私下行為,沒有用工協議,沒有

勞動合同,與老板之間的報酬談判、利益之爭都是通過“臨工頭兒”進行的——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建筑市場的“包工頭”——很顯然,這意味著“臨工”們在工資領取和各項勞動保障方面存在著不小的潛在風險。

  民工們走出家門,打工掙錢,是要養家糊口的,他們的打工常常寄托著一家人生活希望。因此,當高報酬的工作希望出現在他們面前時,抓住機會是他們本能的反應。這個本能,可能使他們忘記機會背后的風險,或者說來不及考慮風險。在高報酬與高風險的博弈中,他們無法去考慮風險,選擇“臨工”與其說是理性,不如說更多的是無奈。

  盡管,相對于其他民工,“臨工”們可能是幸運的,也可能是令人羨慕的,他們憑借技術和勇氣獲得了更多的認同。但是,缺少了規范的勞務關系,除了預期的報酬,維系“臨工集團”的只是感情因素,它們背后的潛在風險不容忽視。中國正成為世界工廠,承擔著越來越多為境外企業生產加工的任務。可以預見,“臨工集團”必然還會進一步發展壯大。如何在群體出現之初就充分考慮到他們的潛在風險并加以制度調節,規范它們的用工方式,當不是一個多余的考慮。無論如何,僅僅依靠個人感情支撐起的勞動合同關系,是行之不遠的。

  (稿源:紅網)

  (作者:劉楚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