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展望:中國經濟走勢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4日 09:59 《財經界》 | |||||||||
主題: 2006年中國經濟走勢。 意義:
2005年,中國經濟的增長速度超出了預期水平;2006年的增長可望保持不低于8.5%的強勁水平。企業盈利的下滑表明,工業生產和投資即將減速;但結構性因素意味著,中期之內中國經濟仍將保持快速增長。 分析: 預計2005年中國的實際GDP將增長9.4%,增速僅略低于2004年的9.5%。 要點: ——2006年的GDP增長率至少將達到8.5%。 ——工業企業利潤將大幅度下滑,因此工業生產增幅將從去年的16%降至12%。 ——貿易盈余將增至1500億美元。 ——高流動性將刺激消費增長。 ——貨幣政策將基本保持不變。 ——匯率政策將保持不變,人民幣美元匯率不會出現大幅變動。 然而,經濟增長的五分之一來自貿易盈余的猛增:2005年的盈余,將比2004年的320億美元增長2倍以上。此外,存貨增加占經濟增長的10%~15%。與2003~2004年間相比,2005年的內需更加低迷,2006年將進一步走軟。 盈利下降。許多制造業部門都存在閑置產能,由此導致的激烈價格戰,壓縮了企業利潤。投入品價格和消費品價格的分化,就能夠說明企業盈利的下滑:2005年投入品價格平均上漲了6%~10%,而消費品價格的漲幅只有2%左右。總體而言,制成品價格甚至出現了零增長或負增長。2003年以來,中國經濟一直處于投入品價格漲幅超過消費品價格漲幅的狀態。 然而,從官方數據來看,企業利潤增勢依然強勁。其原因,可能在于會計處理。例如把庫存的增加計為銷售。相比之下,外資企業數據的可靠性較高,而利潤下滑的證據就來源于此。2005年1~3季度,外企利潤的增幅不到3%,而中國企業則高達25%。另一方面,自2004年第4季度以來,存貨的平均年增幅超過了21%,遠高于名義GDP的增長速度。 依賴出口。由于內需不振,中國企業越發依賴出口需求: ——中國2004年的貨物貿易盈余為320億美元,2005年超過1000億美元。 ——美國等關鍵出口市場需求強勁,預計2006年中國的外貿盈余將達1500億美元左右。 ——然而,2005~2006年貿易盈余之所以會出現大幅度增長,主要原因在于,投資減緩將導致原材料需求收縮,從而導致進口需求減速。 結構性因素。總體而言,到2006年,預計工業生產減速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將有所增大,實際GDP將增長8.5%。不過,這項預測或許有些保守。雖然周期性因素大多不利于經濟增長,但在中期之內,結構性因素仍然有利于高速增長: 1.勞動力猛增。目前,中國15~19歲的人口達1.25億,是人口最多的年齡段,而他們即將進入勞動年齡。由此造成的勞動力猛增,將進一步支撐勞動密集型行業的增長。 2.民企崛起。1998年~2005年間,國有部門在總產值中的份額減少了13個百分點,降至33%,而民營部門的份額增加了10個百分點,升至45%,外資企業占據了剩余的份額。這種快速轉變勢頭,可望再持續4~5年,而這種轉變可以造成一次性的生產率上升效應。 3.城市化推進。未來20年中,預計每10年將有1億人口由農村遷入城市。城市化對經濟增長起到了雙重促進作用:從投資的角度看,需要為新居民建設住房和基礎設施;從消費的角度看,新居民的消費習慣將逐漸發生轉變。 由于這些有利的結構性因素,2006年的經濟增長率有可能超過8.5%的預期水平,而明顯低于這一水平的可能性很小。 貨幣政策。為了抑制工業和建筑業中的投機性過剩成分,并使以消費價格指數衡量的通脹率保持在3%以下,中國央行實施了適度緊縮的貨幣政策。2006年,央行很可能會延續當前的政策立場,基準的一年期存貸款利率,也將分別維持2.25%和5.58%的水平。不過,央行可能會對信貸產業導向進行調整,這是央行貨幣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 匯率政策。人民幣匯率于去年7月21日升至1美元兌換8.1元人民幣,升幅為2.1%。政府同時宣布,由此將參考一籃子貨幣調整人民幣匯率。不過,此后人民幣的美元匯率幾乎沒有發生變化。若干年之內,中國將真正參照一籃子貨幣決定匯率,從而實現人民幣美元匯率的浮動。但其前提是發展有效的對沖工具,使國內銀行具備管理匯率風險的能力。2006年內,政府將頂住要求人民幣對美元大幅度升值的政治壓力。 財政政策。財政部計劃將名義預算赤字保持在每年約3000億元人民幣的水平上。盡管政府計劃大幅度增加醫療、教育和農村補貼,但由于財政收入增勢強勁,因此財政部的目標很容易實現。 結構改革。金融改革是結構改革最重要的內容。銀行改革繼續進行,重點是幾大國有銀行的上市: ——中國建設銀行于去年11月在香港上市,籌資92億美元。 ——預計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將于2006年上市,籌資額將與建行相當。 三大銀行都已為引入戰略投資者做好了準備。這些投資者將以跨國金融巨頭為主,它們將在三大銀行上市前收購其10%~20%的股份。 另一項重要的結構改革是A股股市。目前中國已經暫停A股新股發行。過去,國內上市公司股份的70%左右是非流通股。經過2005年夏的成功試點,所有上市公司都將把非流通股轉換為流通股。 結論: 由于工業利潤、生產以及投資的下滑,2006年中國經濟增速將略有下降。然而,由于貿易盈余急劇擴大、消費穩步增長,GDP增長率,能夠達到8.5%的預期水平。中期之內,結構性因素將支撐經濟增長,但產能過剩將導致企業利潤進一步下滑。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