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更關心2050年的成本的公平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10日 09:47 紅網 | |||||||||
“2050年月薪能否超$1300 網民熱議社會現代化”,這是筆者2月9日從新華網看到的一條新聞:中國社會的未來是什么樣的?咱們老百姓的未來又是什么樣的呢?2月7日,新華網報道了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完成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6》。這份以社會現代化研究為主題的報告指出預計了我國現在仍屬“社會欠發達”國家,并預計了在未來50年里我國社會將出現的變化和發展趨勢:其中一條是,中國將是一個中等發達社會,最低月薪超過1300美元。
網友針對報告各抒己見,共商發展大計。 我看了一下網友的討論,不少是持懷疑態度。其實,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因為是藍圖嘛,總該有些陽春白雪的成色。如果不允許這樣,那么當初的“到20世紀末的人口控制目標”也就不會出臺。離2050年還有44年的時間,而目前中國的GDP增長一直保持著高速,照此勢頭,實現最低月薪超過1300美元不僅有望,而且說不定還可以超額完成任務,在我們這個不喜歡把話講滿,喜歡講究“超額”的國度中,目標定得低一些也是常事。 一句話,我完全相信中國有能力實現“最低月薪超過1300美元”,按照小康社會的進程,也必須完成這一目標。我更關心的是,屆時,中國人的“成本”狀況是不是合理。拿菜價做個比方,最近,南京的報紙上多報道了采價,一般的菜都是好幾元一斤,象荷蘭豆之類的精品菜要6元多每500克,我覺得這樣的菜價對多數南京老百姓來說是有壓力的,收入水平在國內約處于中等的南京人,面對的卻是在國內也堪稱昂貴的菜價。推想下去,生活成本有多高?如果說你南京人最低月薪增長得還不算緩慢,這一優勢也要被“成本”所抵消。這還沒有算到教育、醫療、房產等“大好佬”方面的投入。簡單的事實并不需要通過經濟學的分析就告訴我們一個淺顯的道理:收入增長的優越性必須以一個合理的“成本環境”為前提。這道理放到“藍圖”上也一樣,如果屆時“成本環境”仍然差強人意甚至讓“1300美元”難以“接受”,那么,“最低月薪超過1300美元”又有什么理由讓人們為之歡呼。 這實際上也是一個公平的問題。效率和公平是一體的,它們同時反映社會資源的配置情況。“最低月薪超過1300美元”作為一種效率,必須接受“成本”的考驗,否則這樣的規劃就是不公平的。我很擔心,“1300美元收入”對應的是“1300美元成本”甚至更高,老百姓依然買不起房,依然看不起病,依然因教育致貧……再好的藍圖又有什么用呢。但愿我這是杞人憂天。 (稿源:紅網) (作者:伍里川)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