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岳建國:手段現代化比指標現代化更重要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8日 15:35 紅網

  我們具有用遙遠的藍圖引發國人美好向往和奮斗激情的傳統,現在仍是這樣。據2月8日《新京報》報道,由中國科學院中國現代化研究中心、中國現代化戰略研究課題組完成的《中國現代化報告2006》2月7日發布。

  報告描繪了未來50年里將要出現的種種美景:中國將是一個中等發達社會,人均預期壽命逾八十歲,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覆蓋率達百分之百,人們可以自由合理流動,最低月
薪超過1300美元,絕對貧困和童工率下降到零;出國旅游率達50%左右;汽車普及率達50%左右;預期受教育年數超過17年等等。

  這個社會現代化藍圖確實激動人心,但研究者卻忘了告訴我們不應省略的中間環節——我們為什么必然會實現這個藍圖。雖然他們同時提出了“實施社會福利化戰略,建設和諧高效的新型福利國家”等十條建議,但這類建議仍然只是個藍圖,因為他們沒有告訴我用什么制度或機制來落實這些建議。更讓人不懂的是,對于我國憲法中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建設等建立文明社會的重要“手段”,該報告只字未提!難道民主和法制不是社會現代化的指標?這就讓我心里很不踏實:在目前教育、醫療、住房等社會不公仍然存在,行政壟斷、環境污染、官員腐敗等一系列問題還沒有找到有效的遏制辦法之前,究竟憑什么得出了這樣樂觀的結論?

  對于一個民族來說,藍圖是需要的,但采用什么“手段”來實現藍圖,則比藍圖本身重要得多。也就是說,重視藍圖上的現代化,不如重視實現手段上的現代化,因為如果我們沒有很好的“手段”,即使有再好的藍圖,那也是個空中樓閣;反之,如果有了很好的“手段”,即使沒有藍圖,真實的“藍圖”也會不請自來!讓我們回顧一下:要說制定藍圖,改革開放以前是我們最熱衷的時期,“跑步進入共產主義”、“要將世界上三分之二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民拯救出來”等等藍圖,曾經激動了多少人啊,可最后的結局呢?

  具有藍圖意識沒有錯,但發展到藍圖情結就不好了。因為,制定一個切合實際、讓人信任的藍圖,的確能起到激勵人心的效果,但如果這個藍圖過于久遠、宏大和美妙,并且不以令人信服的理由做支撐,就會產生許多副作用,比如有人對它一笑了之,根本起不到應有作用;如某些政府部門或行業因害怕實現不了既定目標,就會不考慮實現過程和“手段”的正當性、合法性,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加快這個進程,就會像“野蠻拆遷”那樣讓一部分人無償地為另一部分人作出犧牲。過去,我們為此吃了太多苦頭,必須引以為戒。

  (作者:岳建國)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3,5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