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公平對待農民工關系全局和長遠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8日 11:28 南方日報

  【熱門話題】

   話題緣起 

    春節剛過,又是農民工進城找工作的高峰期,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進城農民工,懷揣著黨中央、國務院的一份新年大禮——1月18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
過的《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不僅再次肯定了農民工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地位、作用,而且將農民工問題上升到了“關系全局和長遠”的高度,第一次實實在在地提出了“公平對待、一視同仁”等5大原則和“解決農民工工資偏低和拖欠問題、依法規范農民工勞動管理、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等7大重點工作,措施具體,目標明確,富有針對性、建設性和操作性,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重要指導性文件。《意見》對于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改善農民工就業環境,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對于促進城鄉協調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于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持社會和諧穩定,都具有重大意義。本期話題我們特邀專家結合自己的研究對《意見》精神進行解讀。

  掀開農民工權益保護新篇章

  羅明忠

  《國務院關于解決農民工問題的若干意見》提出了解決我國農民工問題的五項原則,明確了當前解決農民工問題的七項重點工作,將農民工問題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是繼2004年中央一號文件將農民工定位為城市“產業工人的重要組成部分”之后,國務院出臺的一個系統化、全面性的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重要指導性文件,翻開了我國保護農民工權益的新篇章。毫無疑問,《意見》是我國近2億農民工在狗年春節收到的最好“利是”。

  《意見》對于維護社會公平、保障農民工的合法權益、改善農民工的就業環境、促進城鄉協調發展、推進城鄉統一和公平競爭的勞動力市場建設、引導農村剩余勞動力合理有序轉移以及加快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步伐等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并將產生深遠影響。

  “公平待遇”終于浮出水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村勞動力走向城鎮經歷了控制流動——允許流動——控制盲目流動——規范流動等幾個階段,對流動到城鎮的農民工的認識也從最初的“盲流”轉變為“我國改革開放和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但是多年來,農民進城做工還是受到各種各樣的歧視,不少農民工的勞動強度和勞動時間超出正常限度、工資待遇甚至不及最低工資標準、勞動安全和衛生保健狀況堪憂。大量進入城鎮并為我國城市繁榮、農村發展和國家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的農民工,希望能與城市職工一樣享受同等的工資福利和教育培訓,盼望能在醫療、失業和養老方面也能得到同等的社會保障。我國政府也一直在為提高農民工的待遇和地位而努力,有關部門近年來出臺了不少政策,采取了許多措施維護農民工權益。但是以往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局部的、單方面的,《意見》卻是一個系統化的、全面性的文件,明確提出“解決農民工問題要堅持公平對待,一視同仁”,要抓緊解決農民工工資偏低和拖欠問題,要積極穩妥地解決農民工社會保障問題,要保障農民工子女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等。“公平待遇”終于在我國中央政府的正式文件中得到明確表述,成為我國政府解決農民工問題的基本原則和工作重點之一。

  勞動力市場分割的藩籬有望拆除

  受二元經濟結構影響,城鄉分割的勞動力市場將我國城鄉勞動力置于不平等境地,廣大的農民工主要在次級勞動力市場就業,從事的是初級的、對體力消耗要求大的工作。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和改革開放不斷深入,雖然我國城鄉勞動力市場也在逐步走向融合,但事實上的分割仍然存在,由這種分割帶來的“社會隔離”已經成為影響我國社會和諧與穩定不可忽視的因素。向所有的勞動者公平地打開市場進入通道,使全體勞動者能夠通過公平競爭獲得就業機會和就業崗位,仍是我國勞動力市場建設和就業制度改革的方向。《意見》適時提出要進一步清理和取消各種針對農民工進城就業的歧視性規定和不合理限制,要依法規范農民工勞動管理,要促進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轉移。隨著上述精神的落實,長期困擾農民進城就業的城鄉勞動力市場藩籬必將被進一步拆除。

  進一步喚醒農民工維權意識

  對農民工權益的保護,僅靠他人的幫助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有農民工自身維權意識和能力的增強。只有廣大的農民工普遍地有了維權意識,掌握了維權所需要的法律知識和政策,具備了維權所必需的基本的經濟實力和社會環境,同時整個社會維護農民工權益的保障機制進一步完善,農民工的權益才可能受到更好的保護。《意見》本身就是對農民工維權意識的一種喚醒和培養,也為農民工維權提供了政策依據和指導。隨著《意見》的貫徹執行和細化,維權意識肯定將進一步深入農民工的人心。

  保護農民工權益將邁向法制化

  一直以來,欠薪成為不少農民工不得不面對且令政府有關部門頭疼的年末難關。維護農民工的基本權益成為個人的一種社會良知或者是道德高尚的表現。然而,隨著《意見》的通過,特別是《意見》精神的進一步法制化,農民工權益保護將不再局限于個人的良知而是全社會的事情,是所有政府相關部門的共同事業,是全部用工單位應盡的職責和義務,是所有準備招聘農民工的企業必須具備的前提條件。

  (作者系廣東金融學院勞動經濟與人力資源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后)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2,25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