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履行入世承諾補貼了世界 誰又來補貼中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6日 11:20 《中國投資》 | |||||||||
中國入世以后,完成了絕大多數的入世承諾,儼然以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出現在世界貿易舞臺。進出口總額以令人瞠目的速度增長,2001年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重為44%,而2005年已經提升到80%,這個數字是否已經構成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威脅我們不得而知,但由此引發(fā)的種種現象卻不能不讓人深思。 中國人民入世時舉國歡慶,誰也沒有算計過入世會給自己的生活帶來何種的影響和
亞當斯密《國富論》的精髓就是對外貿易才能使國家富強,中國當前的外貿現狀不知是繼承了斯密的衣缽還是身不由己。總之在這種粗放式外貿模式下凸現的諸多社會問題已經足以令人擔憂。不可否認,中國是人力資源低廉的國家,以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為世界人民做出貢獻情有可原。但在高速經濟增長下的同時也是能源匱乏的國家,即便這樣中國的燃油價格依然低于國際水平,中國燃油補貼對國際油價的影響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另外,中國便宜的資金,例如,中國七天回購利率略微高于1%,而美國隔夜聯邦基金拆借利率已達3.75%。在這種背景下導致投資高速增長,從而帶動國際原材料價格的大幅上揚,鐵礦石、鋼鐵、煤炭等就上漲了71.5%,進口的增長推動了國際市場價格,卻使中國貿易條件進一步惡化。生產的急劇擴大令國內資源和能源不堪重負,過份依賴國外市場的企業(yè)“血拼”競爭,導致企業(yè)效益下降,員工收入減少,同時引起更多的國際貿易糾紛。試問中國補貼了世界,誰又來補貼中國? 中國還是個標準的發(fā)展中國家,所謂的人均國民收入超過1000美元,對中國人民只是個數字幽默。因為只有老百姓最能切身感受到什么是溫飽,什么是小康。中國不需要擔負起補貼世界的責任。 ○ 雙達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