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軍:中國是選擇被動全球化還是主動國際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2月05日 07:06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賀軍 “中國故事”是近年全球經濟中最重要的話題之一。佐證俯拾皆是:越來越多國家的市場幾乎離不開“中國制造”,越來越多的國際資本流動是圍繞中國市場而產生,“中國需求”正在全球市場上影響多種大宗商品的價格,中國企業正在越來越多地“走出去”……
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這些進程,是否必然意味著中國已經與國際接軌了呢?不少人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他們相信中國經濟的影響力已經把中國送入了國際社會,成為了國際俱樂部的重要一員。實際上,這是一種誤解!它混淆了全球化與國際化這兩個不同的概念。 關于全球化的討論已經很多,不再贅述。與國際化相比,全球化主要是通過市場來拉動的一個過程。比如中國制造的鞋子賣到全球市場,不管如何賣的、誰賣的,中國都參與了全球化。就這個意義來說,中國參與全球化已經很深了。而國際化與此完全不同,它更多地是指一個國家的規則、機制、觀念、語言、溝通方式等是否與國際接軌。它不僅要求參與,還要看參與的方式是什么,以及能否獲得國際認同。所以,參與全球化并不意味著實現了國際化。 今年中國政商界參與世界經濟論壇的例子,就很能說明問題。 今年的世界經濟論壇(在瑞士達沃斯舉行)年會的重點是討論世界兩大新興經濟國家──中國和印度,然而,作為主角之一的中國,卻只有為數不多的人肯冒雪前去。《華爾街日報》對此的評論很有意思:“中國人不愿意上山了!”而另一個主角印度,與中國形成了鮮明對比。在今年的參會人數上,中國方面加上記者也不過區區30人;而印度卻派出了一個115人的龐大代表團。中國的與會者中包括副總理曾培炎和中石化及中國工商銀行的董事長;印度則派出了四位內閣成員以及24家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士。中國在達沃斯年會期間只舉行了一次雞尾酒會,而印度代表則在年會的60多場會議上都做了發言。 表面上看,中國人的冷淡是因為今年會期與中國春節假期沖突。實際上,這與中國方面的積極性正在喪失有關。 有海外媒體評論,鑒于中國2004年獲得的外商直接投資已達550億美元(印度只有53億美元),中國的商界和政界領袖確實不需要遠赴瑞士的山區去做自我宣傳。許多中國的商界領袖被國內業務占去了大部分精力,同時由于外資已大量涌入中國,因此他們赴海外招商引資的積極性并不高。 中國人遇到的語言障礙也比印度的政界和商界領袖要大。《紐約時報》曾評論,除了少數長期與外國人打交道、能說一口流利英語的中國人之外,大部分與會的中國人根本不與他人交往,被排除在達沃斯的聯系網絡之外。即使一些意識很前衛的中國人士也表示:“在中國,基本的想法是對達沃斯年會進行觀察,而不是參與。” 類似的例子還有不少。這些看似矛盾的現象恰好說明,中國在參與全球化的同時,卻在國際化上做得極為不夠。觀察中國近二十多年的開放進程,我們會發現,中國所參與的全球化,絕大部分都是圍繞中國的要素市場來發生的。然而,如果只是以經濟要素的比較優勢參與全球化,那么中國的全球化將是極為被動的。沒有國際化來做支撐,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進程將不能持久。在國際化的道路上,中國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觀察中國近二十多年的開放進程,我們會發現,中國所參與的全球化,絕大部分都是圍繞中國的要素市場來發生的。然而,如果只是以經濟要素的比較優勢參與全球化,那么中國的全球化將是極為被動的。沒有國際化來做支撐,中國參與全球化的進程將不能持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