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外匯轉貸款中政府財政埋單現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24日 10:17 金時網·金融時報 | |||||||||
張小軍 魏維 曹曉飛 外匯管理局蕪湖市中心支局近日在對外匯轉貸款進行的清理核實中了解到,該市一家債務單位(下稱A企業)于1985年經中國東方租賃公司以租賃方式引進48臺機器設備,由市某經濟主管部門B單位為擔保人,簽訂了一筆金額為33897.82萬日元(約220萬美元)的外匯轉貸款。在隨后的2年里,A企業在按期歸還了65萬美元的本息后,因種種原因無力繼續償付,并于
一是不良債務難以落實。受市場經濟發展中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作為債務主體的舉債單位完全可能出現一些新情況,比如改制甚至破產等,特別是在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國有企業改制初期,各級地方政府在企業宣告破產或改制的過程中,沒有嚴格要求企業按照《破產法》的有關規定落實債務,致使部分轉貸款債務始終處于懸空狀態。 二是財政被動履約現象時有發生。由于轉貸款項目大多是外國政府或金融機構貸款給中央部委或金融機構的貸款,再由省有關部門以再次承貸、轉貸、擔保等形式落實到項目單位,這在轉貸款訂立之初,就埋下了地方政府財政或金融機構作為轉貸機構將為今后逾期轉貸款“埋單”的“種子”。這種以財政資金代為償還外債轉貸款的行為,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政府的財政收支平衡和經濟發展戰略實施。 三是債務主體風險防范意識缺乏。債務單位對轉貸款普遍缺乏風險防范意識,主觀上對轉貸款存在認識誤區,再加上轉貸款大多是長期債務,在借款期內存在各種風險因素,如果企業在利率、匯率等方面防范風險的措施不到位,就會使得轉貸款不僅沒有成為促進企業技術進步和緩解資金需求的“及時雨”,反而變成了“包袱”,債務越背越重,嚴重影響了企業的自身發展。 四是債務長期拖欠現象嚴重。在轉貸款使用過程中,由于缺乏對債務單位有效的權、責、利相結合的管理約束機制,使得企業過分地注重“借”和“用”,而忽略、淡化了“還”。有些企業主觀上抱有拖欠的思想,認為借來的錢就歸自己所有,償債意識普遍不強。另外,在企業改制后,新企業對于其“前身”的遺留債務,主觀上并沒有積極主動采取措施償還,而是抱著老廠的債能拖多久是多久的思想,導致債務難以及時償還。 為有效解決外匯轉貸款中的問題,我們建議: 一要構建轉貸機構自主管理機制。鑒于目前轉貸款管理體系中各管理部門相互脫節,轉貸款項目重復登記、統計和審核的現象,建議針對不同的機構進一步完善現有的轉貸款管理體系。對于由政府財政部門轉貸的項目,建議構建科學有效的政府管理體制,加大財政部門對轉貸款的監管力度,明確市級以上的財政部門作為轉貸款的日常管理牽頭部門,負責轉貸款項目簽訂、管理和償還審核;對于由金融機構轉貸的項目,則由其上級機構自主管理。外匯管理部門作為轉貸款的統計監測部門,可要求財政部門和各金融機構定期報送轉貸款的提款、償還情況。既簡化了辦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也解決了目前外匯管理部門統計數據不準確的“頑疾”,提高了轉貸款統計監測的準確性和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對政府的財政收支平衡、地方經濟發展的戰略實施產生了消極影響。 二要建立轉貸款償債準備金制度。通過建立轉貸款償債準備金制度。在項目簽訂提款后,要求債務單位按照簽約金額的一定比例,交納具有保證金性質的償債準備金,并通過設立償債專戶由財政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從而達到約束債務單位,確保債務清償的目的。 三要提高債務單位風險防范意識。積極結合人民幣升值的有利時機,幫助債務單位抓住機遇,趨利避險。運用多種金融手段對債務結構進行調整和優化,如轉外債為內債、利用金融衍生工具鎖定風險等方式,減少債務成本,降低償債風險。引導債務單位調整債務利率、匯率結構,提高風險防范意識和化解能力。 四要成立轉貸款資產管理公司。政府財政部門作為轉貸款的擔保人或轉貸人,應積極嘗試成立轉貸款資產管理的專門機構或部門,主要負責管理與處置由政府部門承貸或擔保的不良轉貸款,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特別是對一些債務無法落實的“老大難”問題,采取集中轉讓設備、合作開發等途徑盤活資產,用其轉讓收入或合作收益落實債務,以最大限度地保全資產,減少損失、化解風險。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