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的是中國國情的工資 用的是與國際接軌的氣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9日 12:04 珠江晚報 | |||||||||
三亞市15公斤裝液化氣的最新零售價已飆升到每瓶120元以上。因液化氣價格太高,在海口市街頭出現了撿拾柴火的居民;電磁爐、電熱水器也成為市民新寵;更多的家庭則重新用上蜂窩煤作為替代燃料……(見昨日《現代快報》) 據了解,在目前全國液化氣市場供應總體構成中,有1/3來自中國石化,1/3來自中國石油、中國海洋石油和社會冶煉廠,另有1/3依靠進口。然而,液化氣供應主體已經實
液化氣價格漲勢的氣勢洶洶,暴露出一個問題,那就是——涉及國計民生的基本物資到底應不應該徹底市場化?又應該執行什么樣的市場化?石油進口的比例肯定越來越大,其價格和國際接軌看上去是一種必然,但國民收入能和國際接軌嗎?如果居民用明顯的帶有“中國國情”的收入去消費價格已經和“國際接軌”了的物品,我們怎么能承受得起? 楓葉飄揚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