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為鐵老大美言幾句 鐵老大其實也并不容易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8日 10:56 紅網 | |||||||||
又到春運,又到“鐵老大”挨罵的時節。每逢春節、旅游旺季、各地大學放假,“鐵老大”總要在付出巨大勞動、列車及工作人員“連軸轉”的情況下,被指摘為“亂漲價”、“服務不到位”或者是“管理混亂”。 1月14日是春運第一天。北京鐵路局預計,當天全局客流將達42萬,其中北京地區離京客流突破20萬。為了應對春運期間的客流狀況,北京鐵路局昨日增開了42趟臨時列車,分
而在春運的前一天,鐵道部副部長胡亞東在2006年全國鐵路春運工作新聞發布會上說,旅客列車的正點率是鐵道部對旅客列車服務質量的主要要求之一,正常情況下列車正點率能夠保證在98%左右,但在春運期間可能有一些波動。他要求旅客列車如果晚點半小時以上,車站和列車要向旅客通報晚點的原因和情況,同時向旅客道歉。 應該說,面對旅客返鄉的高峰,面對鐵路的超負荷運載,“晚點通報和道歉”,體現出的是“鐵老大”對旅客權利一種負責任的態度。既然列車晚點了,相對于旅客來說,“鐵老大”就是失信了,自然要解釋、要道歉,這一點相信在講究誠信的時代,任何行業都能夠做得到。但是,筆者以為,我們不應只關注“鐵老大”的道歉,更應該多關注一下這個“道歉”背后隱藏著的“鐵老大”的諸多“無奈”,應當多一些理性,多一份思考。 首先據報道,春運期間,全國鐵路運送旅客將高達1.4億多人次,占了全國人口的10%,相信這在世界上,恐怕只有中國的鐵路能夠做得到,這種超負荷的工作,即使是鐵打的“鐵老大”,也難免有勞累、失誤的時候;其次是鐵路畢竟不是“出租列車”,旅客想怎么指使就怎么指使,鐵路涵蓋了公共交通福利,是大眾化的交通工具,在目前供需矛盾仍十分突出的情況下,過分指摘“鐵老大”,似乎也不夠厚道;第三就是保障鐵路正常的運輸需要“合力”,是眾多部門齊心協力綜合管理的過程,而不只是鐵路一家的事。中國人口眾多,鐵路建設的速度再快也難抵人口流動的速度,這是國情,這是現實,需要逐步的消化,而不能期望“一口吃個胖子”。 鐵路存在的問題,既是改革發展中的問題,也是目前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無非在當前“敏感”的狀態下,鐵路容易成為“眾矢之的”罷了。其實,如果我們捫心自問,那種人滿為患、超載運行、車票緊張、服務下降等現象,這都是“鐵老大”自身造成的嗎?顯然不是。試想,鐵老大使出“渾身解數”,也運不完那么多等待返鄉的旅客,怪誰呢?整個車廂擠得跟“沙丁魚”罐頭似的,連站的地都沒有,你又怎能讓服務員去掃地、送水、提高服務質量?再比如列車晚點,列車運行的地域跨度那么大,還有很多不可確定的因素左右其中,尤其在遇到天氣不好等自然災害或春運期間列車運行密度大、旅客擁擠等非正常狀態情況下,都要求列車正點到達現實嗎? 所以,“鐵老大”表態——晚點半小時要解釋、要道歉,說明他們的姿態已經比較高了,我們理當為他們的真誠鼓掌。接下來,就是我們廣大的旅客是不是也應當對“鐵老大”多給予一些諒解?多給予一些支持和鼓勵?是不是我們的旅客心胸也寬廣一些,行為也規范一些,制度也多遵守一些,因為在這個時候,相互理解和信任比什么都重要。“鐵老大”作為全國旅客的“高級車夫”,其實有時是“出力不討好”的,拼命“拉活”還不受待見,這對“鐵老大”來說顯然有失公允。 因此,筆者期望,“鐵老大”的主動道歉,能夠引發我們一些思考,那就是“鐵老大”也不容易,要多看長處、多看優點、多看不易,鼓勵要真誠,批評要善意,相信只有互動理解,支持配合,才能不斷提升我國鐵路運輸的現代化管理水平。 (作者:唐衛毅)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