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畢業生賣糖葫蘆屬結構性待業 需全社會關注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7日 14:04 新京報 | |||||||||
看到北大學子武小鋒賣糖葫蘆的消息,作為校友,我感到一陣心酸。十年寒窗苦,找不到能發揮自己才能的工作,對個人是個悲劇,對社會是資源浪費。 更令人擔憂的是,像武小鋒這樣的大學生決不止一個。這件事反映了大學生就業難這樣一個引起全社會關注的問題。讓大學生找到有用武之地的工作也是創建和諧社會的一個重要問題。
應該說,與人口相比,我們的大學生仍然是太少了,與經濟發展的要求相比,大學生還應該是搶手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屬于“失業與空位并存”的結構性待業。一方面,有許多工作需要大學生去做,另一方面,又有一些大學生找不到滿意的工作。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大學生本身的原因,也有社會原因。但無論是什么原因,都需要全社會的關注與努力。 根據經濟學的分析,造成“失業與空位并存”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勞動市場上的信息不對稱,需要人員的用人單位不了解大學生,大學生也不了解這些用人單位,雙方信息難以溝通,給大學生就業增加了難度。用人單位和大學生資源都有限,難以靠自己的力量去溝通信息。因此,在許多國家都由政府搭建用人單位與大學生溝通信息的平臺,這是一項重要的就業政策。我們現在通常由政府組織招聘大會,或者在局域網上發布信息。其實這種信息溝通渠道還可以拓寬。如招聘會經常化,建立全國性的大學生供求互聯網,等等。在這方面,許多國家都有成功的經驗,值得我們學習。 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最難就業的是部分來自農村的學生,尤其是貧困生,有些大學生感嘆,“考大學靠自己,找工作靠爸爸”。這話不見得全對,但在現實社會中確實一定程度的存在。解決農村貧困大學生的就業應該是重中之重,這對解決三農問題,實現農民的小康和富裕都有重要意義。做到這一點,就是要創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就業環境,特別要防止大學生就業的地區歧視。公開招考公務員已經開了一個很好的先例,但不可否認,還有一些規定限制了大學生就業,如戶口限制。在就業問題上,公平是第一的。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是公平競爭,在法律上要讓所有的大學生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競爭。這同一條起跑線要靠制度的變革來保證,比如更自由的遷徙,它對減輕大學生就業壓力和心理壓力是相當有作用的。 我們承認,現在的大學生在工作能力等方面并不是完美的,但一些用人單位對大學生要求未免苛刻了一些,更不能畸形化。例如,要求研究生以上或者有工作經驗。其實,不同的工作要求的學歷是不同的,用人不能惟文憑論。在每一個國家,大學生的主體仍然是本科生和專科生。就許多工作而言,這種文化程度就足夠了,無需用專科生當門衛,本科生清掃衛生。文憑越高越好是一種錯覺,至于工作經驗當然要在工作中才能積累,你這工作機會都不給他一個,他從哪里去獲取工作經驗?至于用性別、長相、身高、家庭背景去苛求大學生,那就違背了憲法上規定的人人平等的精神。 其實大學生僅僅是有了基本文化素質,并不能在某一方面如何精通。我們想想自己的經歷,誰是一到單位就熟悉業務,成為業務骨干呢?如果當初那些用人單位不寬容地接受我們,給我們機會,給我們指點,我們誰會有今天的成就呢?對于大學生我們要寬容,要允許他們的成長有一個過程,甚至允許他們在成長中犯錯誤。 包括大學生在內的年輕人是我們祖國未來的希望,中國需要“江山代有人才出”,我們應該從這個高度去衡量大學生就業問題。 □梁小民(清華大學特聘教授)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