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企業與工人工資談判中的角色很關鍵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7日 10:31 東方早報 | |||||||||
文 陸志明 江蘇省副省長吳瑞林在1月11日的全省勞動保障會議上指出:“一提給職工漲工資,就有干部說工資高了影響投資環境,企業負責人就跟著說工資成本太高,企業難以為繼。這實際上是個糊弄人的托詞。相關部門必須給職工漲工資撐腰。”
因牽涉范圍的廣泛性和涉及問題的復雜性,如何提高職工工資水平一直以來都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工人、尤其是民工的工資水平多年來一直未能與國民經濟同步增長,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大獨特現象,也已成為中國拉動內需的重大瓶頸。對這一現象通常的解釋一是中國勞動力要素的供給相當充分,阻礙了價格的提高;二是中國勞動力供給相當分散,缺乏足夠的討價還價能力,企業一旦擁有話語權優勢,為了盡可能地擴大其收益水平,降低工資成本是必然選擇。 許多地方政府為吸引外資而標榜本地的低工資,這在短期內似乎起到了吸引外資的作用,但是長期來看,工人工資水平低下有礙于其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高質量外資的進入需要的是有專業技術的熟練工人,而不僅僅是低工資水平,這種依賴低工資吸引的外資多數是簡單加工的低質量外資,對于提升地方經濟競爭力、樹立形象并無大益。 從這一角度來看,如果影響外資進入的因素可以歸結為“商務成本”的話,那么工人工資僅為其中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土地成本、交通成本、公關成本、周圍商業環境成本等均位列其中。在許多情況下,優秀企業進入考慮的更多的是綜合因素,而絕不僅僅是簡單的工資水平。吳瑞林也指出:部分行業———如石化行業職工工資僅占總成本的4%,其他大多數企業的工資成本占比也不會超過10%。“工資成本提升破壞投資環境”一說實際上與現實相去甚遠。 既然工資成本并非主導地區商務成本的唯一因素,那么工資水平的合理提升就可以通過降低其他商務成本來平衡。如提升政府辦事效率,力除弊政,從而降低企業公關成本;防范囤積炒賣地皮行為,提供合理的開發用地價格,從而降低企業用地成本;興修道路、完善交通設施,從而降低企業進入的交通成本等等。如能做到上述幾點,則提升工人工資非但不會拔高企業進入的商務成本,反而能夠進一步筑巢引鳳。因為收入水平提高以后,購買力才能得以提振,企業進入才有市場可言。 另外值得關注的一點是:政府在企業與工人工資談判中采用何種形式發揮作用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對目前提供大部分就業崗位的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來說,實施傳統行政方式的可能性恐怕不大。而現行的最低工資標準雖然較以往有所提高,但在實際操作中往往難以得到很好的貫徹,如許多企業干脆一個標準執行很多年。目前可行的除了加大相關部門的核查力度,嚴厲打擊相關的不法行為外,關鍵還在于提高工人的自主談判能力,切實保障工人的合法權利。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