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盛極并不必然后衰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7日 00:43 21世紀經濟報道

  本報評論員 唐學鵬

  近日,國家發改委研究院發布報告,強調2006年的工作基調應該是“防通縮”。報告指2006年中國的GDP將會放慢,GDP將只增長8.5%。投資增長和出口增長也會雙雙放慢,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增幅繼續回落。

  這種研究心理學思路也許是來自于“盛極必后衰”的感悟。中國2005的GDP增長預測已經被一些權威機構調高到9.4%。而且,中國海關總署發布的2005年中國貿易總順差高達1018.8億美元,至2004年中國貿易總順差只為319.8億,一年之內增加了3倍。近十年來中國總的貿易順差為3500億,2005年就占了1/3。

  這種未卜先知的謹小慎微,會造成頻繁的政策對沖操作。發改委在2005年對投資沖動“緊急剎車”,比如對鋼鐵行業、對

房地產、對電解鋁。但是在2005年后半期,發改委又開始松動了一些,對這些行業的投資解禁了一些。

  值得注意的是,在該報告發布“反通縮”的觀點時,央行已經在本周回籠了2100億貨幣,緊縮型市場操作力度之猛前所未有。此前,央行的貨幣政策是基于沒有調整后的GDP數字做出的,誰都沒想到中國的GDP低估了16.8%。自然推測出過去的貨幣政策是否“太緊”。而央行最近的表現證明它對通脹的恐懼要遠遠高于通縮。

  該報告的判斷是來自CPI長期下跌的走勢。但是要CPI要走得好看也并不是一件難事。2005年基礎性產品水、電及燃料價格上漲了7.1%,成為CPI向上的重要占比因素。2006年伊始,基礎性產品價格上升很快。依照這個勢頭,CPI獲得正面得分幾乎是肯定的。但是,CPI的上升是否就意味著 “反通縮”的勝利?關于PPI和CPI的傳導不暢,以及M1和M2嚴重背離,一向是中國經濟的特性。幾乎公認,CPI的指導性已經失效(即使將住房的因素考慮進去)。

  另外,該報告提出的“提高勞動力工資”的做法,既可以拉動國內投資彌補出口需求下降,同時也提高了出口商品的成本,化解

人民幣升值的力量,減少了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這想法并不新奇,不過似乎從來沒有做到,因為勞動力工資要受到整個市場供需力量總體決定,而不是可以通過熱情、財政手段以及最低工資管制來解決的。微觀企業主體只接受來自市場的神秘力量。即使將
公務員
的工資提高,效果也無非是兩方面:一是使中國儲蓄率進一步上升(現在的居民儲蓄已經破14萬億),另一方面則是一些資源將流入行政系統(M1和M2的喇叭口不斷擴大,證明儲蓄大規模增加,以及企業的流動資金在減少)。

  考查一個國家GDP的未來走向,無非是投資、消費和出口。明年的投資增長被定得很低調,只有20%。中國的消費能力一直被“怒其不爭”。重要的是,發改委認為中國的出口將會在2006年大規模縮減。

  這種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會急劇下降的觀點,還是依賴于“盛極而衰”的心理哲學。但是,這種哲學并不是十分穩固。其實這十年來中國對美的貿易順差的邊際增長率是相當穩定的,這表明中國的出口部門經濟體系已經構成美國全球經濟體系一個超穩定的部分,中國2001年對美國的順差是280億,然后一直以50%的邊際增長率上升,2004年對美順差是800億,2005年是1147億。而根據美國政府統計,中國2005年對美順差將達到2000億美元(2005年10月份順差已經超過了1660億美元)。

  中國對其他國家2005年的貿易赤字達到120億,主要是拜韓國、日本、馬來西亞、沙特以及安哥拉所賜。另外,小幅升值是否會惡化順差?日本的前例證明了不一定如此。日元被迫升值之后的2年,日本對美的順差持續擴大。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比當年日本更存在“需求剛性”,也就是說,如果中國采用“小幅升值策略”,中國的順差也許還會擴大。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