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可以日本為鏡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7日 00:00 中華工商時報 | |||||||||
中國今天的結構調整面臨著與當年日本的結構升級同樣的問題: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面臨兩大矛盾,第一能源漲價,國際能源上漲了22.8%,第二日元升值,從1980年的360元對1美元,到90年代末的100日元對1美元。日本靠推進結構升級,由原來的資源密集型的重化工業轉向了附加價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的加工工業,有效渡過了這個階段。中國同樣也面臨著這樣一個矛盾,只能靠通過國際產業升級來解決。
近年來,部分產業的產能過剩成為朝野關注的焦點。從2003年開始,由于包括鋼鐵、水泥等等一些部門的盲目投資和低水平重復建設,中國經濟已經出現了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并將有可能進一步嚴重化。 從剛剛閉幕的“中國企業改革發展論壇暨第二屆企業改革經驗交流會”上,記者獲悉了表明我國產能嚴重過剩的以下統計數字———鋼鐵:鋼鐵生產能力2005年要達到3.5億噸以上,預計在兩三年內中國的鋼鐵生產能力將要達到4億噸,中國的鋼鐵生產能力比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綜合能力還要多;水泥:中國的水泥產量已占全世界水泥總產量的60%以上;汽車:發改委最近有一個統計數據,在幾年以內,中國的汽車生產能力要達到1800萬輛,2000 年中國國內市場汽車的需求是1000萬輛,生產能量要超過80%;電解鋁:現在生產能力是1030萬噸,尚有260萬噸閑置能力;鐵合金:生產能力2200萬噸,當前企業開工率只有40%;電池:生產能力1600萬噸,有一半能力放空;交通能力已經超過需求1億噸,而在建和已建能力各有3000萬噸;另外,一般的機械加工制造、電子通訊設備制造以及日用商品制造能力都普遍存在過剩。 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提出:目前這一現象不僅未得到遏制,同時由于再次出現了投資過熱,還將會進一步造成新一輪的生產能力過剩。最典型的投資過度的例子是銅冶煉,現在在建和已建項目有18個,總的生產能力是205萬噸,到2007年總共可以形成370萬噸的生產能力,將成為我國現有生產能力的1.3倍。即使不考慮市場和礦山資源,也會造成其他一系列問題:首先造成的問題就是價格的下降、企業利潤的下降、虧損的擴大。如果企業破產,還會產生新的下崗和失業的問題;同時大量銀行貸款會形成新的壞賬。 搞宏觀經濟研究分析與預測的汪同三說,產能過剩是中國經濟形勢中出現的新的問題,需要特別加以重視,并在2006年的工作中重點加以解決。 過剩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原因究竟何在?對此,研究者們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認為,過剩是宏觀緊縮的結果,如果這個判斷正確的話,要解決過剩,未來五年要進一步放松宏觀調控的力度,實行更加寬松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但這會為資源帶來更多壓力;也有人認為,生產能力過剩恰恰是宏觀調控不到位的結果,真正該關的一些技術落后污染環境的小企業沒有關停;谶@一判斷,今后的政策應進一步強化宏觀調控對總量的控制以及對結構的調整;第三種觀點,認為這是經濟周期的必然結果:2002年中國進入新的經濟的高速增長,大量擴大固定資產投資、更新設備,形成新的生產能力周期,而社會總需求則被限制在一個穩定增長的范圍,與前期高增長的投資形成的生產能力成為周期性的矛盾,表現出了生產能力過剩;第四種觀點,認為中國經濟的投資是地方政府主導下的投資,地方政府要解決就業問題;解決財政收支平衡問題,就得上項目,在地方政府主導的投資下,很難避免低水平重復建設;第五種觀點認為,高投資是因為生產要素的價格過低,土地價格、水資源價格、能源價格、環保價格過低;如果今后五年生產要素價格上升,投資成本上升,將會遏制高投資;第六,有些學者從體制角度出發提出,現行 的以增值稅為主體的財政稅收體制,必然使各個地方政府鼓勵投資、鼓勵上項目。學者建議:在“十一五”期間調整這種財政稅收體制。 如何解決產能過剩?如何防止出現新的產能過剩?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呂政認為,依靠結構調整是較好的辦法。 他提出,結構調整主要應當著眼于兩方面問題,第一,消除短缺和嚴重的生產能力的過剩;第二,解決生產要素配制效率,推進產業升級。他的觀點是:中國當前的工業結構既存在著短缺,像一些優質能源比如石油就存在短缺;同時也存在著如上所提的生產能力的嚴重過剩。 呂政說,解決短缺和過剩,要靠提高效率,靠競爭來解決,所以結構調整的重點仍然是以提高企業和產品競爭力為中心。 他認為,結構調整必須以改善中國的產業,特別是工業在國際分工體系中間的地位作為一個重要的目標。目前我國在國際產業分工中間的地位,仍然是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出口為主,這在今后還應繼續堅持,但是決不應當長期停留在這一水平上。目前在中國的對外出口的貿易總額中間,57%是由外商投資企業的產品出口,雖然我們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2005年超過2500億美元,占整個貿易出口總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在中國的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中間,87.5%是加工貿易,并沒有中國人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知識產權,所以基本上是賺小錢。 就此呂政提出,中國利用外資的政策需要調整,當年我們利用外資需要解決兩個矛盾:第一,解決資本的缺口。第二,解決技術的缺口。而中國現在的主要矛盾已不是資本缺口問題,銀行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存貸差,銀行不是沒錢,而是找不到好的項目。當前的主要矛盾是彌補技術缺口。所以結構調整需要解決和改善中國在國際分工體系中間的地位,我們應當既堅持和發揮勞動力便宜的比較優勢,同時要積極推進產業升級,提高自主知識產權的比重,提升出口貿易中間附加值高的產業的比重。中國既要從事勞動產業,同時作為一個大國,必須要推進產業升級。 呂政提出,中國今天的結構調整面臨著與當年日本的結構升級同樣的問題:日本在上世紀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面臨兩大矛盾,第一能源漲價,國際能源上漲了22.8%,第二日元升值,從1980年的360元對1美元,到90年代末的100日元對1美元。日本靠推進結構升級,由原來的資源密集型的重化工業轉向了附加價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的加工工業,有效渡過了這個階段。中國同樣也面臨著這樣一個矛盾,只能靠通過國際產業升級來解決。 呂政提醒:在產業升級中,必須要看到生產要素的集中化趨勢,第一項是優勢企業集中,同時避免某些行業形成寡頭壟斷競爭格局,尤其在資源密集型產業,要推進向大型產業集中,向優秀產業和優秀地區集中。另外,也應重視產業組織結構的調整,進一步深化專業化的分工。加工組裝型的企業結構調整概括說來,就是資源密集型、家庭組裝類型的產業要做專、做小。我們的沿海有很多這種大企業小生產型的生產模式:生產能力最大,但是靠最小環節來制約的企業類型。一旦遇到經濟周期波動的時候,龍頭企業可以幫助家庭組裝小企業降低風險。所以呂政強調,結構調整必須注重組織結構的調整,尋找適合中國國情的結構形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