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性銀行的定位之痛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6日 00:00 中華工商時報 | |||||||||
定位問題是多年來套在政策性銀行頭上的緊箍咒。 由于定位不明,三家政策性銀行的業務互有交叉,而且這種趨勢愈演愈烈。 由于定位不明,政策性銀行的經營運作模式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政策性銀行,也有別于真正的商業銀行。
最新出版的一期《銀行家》雜志評選出了2005中國十大金融事件和人物。引人注目的是,“十大金融人物”榜單中有三位均來自于政策性銀行。他們是:現任國家開發銀行行長的陳元;農發行行長鄭暉;進出口銀行董事長兼行長李若谷。 的確,相比于國內商業銀行積極的股改上市,外資銀行踴躍的跑馬圈地,三家政策性銀行在2005年取得的成績毫不遜色。去年11月,國家開發銀行行長陳元當選為上海合作組織銀聯體首任主席,引起了包括西方各國在內的全世界的廣泛關注;進出口銀行2005年 批準的各類貸款和發放貸款分別比上年增長73%和71%,在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連續7年實現了不良貸款絕對額和比率“雙下降”;而農發行全年累放貸款2600多億元,凈增800多億元,一舉扭轉了持續多年的業務萎縮局面,取得了跨越式的發展。更重要的是,一直懸而未決的政策性銀行定位問題也在2005年終于有了眉目,這注定2005年會成為政策性銀行發展軌跡的重要轉折年。 事實上,定位問題是多年來套在政策性銀行頭上的緊箍咒。1994年,政府設立政策性銀行之初,是期冀政策性銀行能夠承擔更多的財政政策任務。但是,隨著經濟形勢的發展,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以后,政策性銀行的定位開始出現模糊,不僅政策性銀行之間從事的業務開始互有交叉,而且政策性銀行也逐漸涉足商業性銀行業務,此舉引發了商業銀行的反彈和非議。早在1998年,中國銀行就曾向有關部門提交報告,指責國家開發銀行利用政策優勢和資金的低成本優勢,與商業銀行進行惡性競爭。2001年,國家開發銀行還專門就種種對國開行從事商業銀行業務的不利說法與新聞媒體做過溝通,由此可見政策性銀行由于“名不正言不順”所 面臨的巨大壓力。 由于定位不明,三家政策性銀行的業務互有交叉,而且這種趨勢愈演愈烈。近年來,國家開發銀行除了從事“老本行”,支持基礎工程建設、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西部和邊遠地區外,也在積極從事海外的金融業務,為“走出去”的企業提供融資支持,再加上陳元當選上海合作組織銀聯體首任主席,這標志著國家開發銀行將在中國企業實施的“走出去”戰略中承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實,這種“走出去”戰略融資的主要供給者應屬李若谷領導下的進出口銀行。也許是不愿將自己的業務“地盤”白白拱手相讓,進出口銀行計劃在2006年發行1030億元金融債,比2005年有了相當大的增加,同時拓寬放貸的范疇,李若谷強調,不僅要積極支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產品的出口,還要認真做好進口信貸,并將農產品的進出口及農業對外合作項目納入了進出口銀行的業務范疇。李若谷對進出口銀行的中期遠景規劃為“中外經濟合作的平臺”。 由于定位不明,政策性銀行資本金的充實一直懸而未決。目前,國家開發銀行的注冊資本金為500億元人民幣,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的資本金為200億元人民幣,中國進出口銀行的資本金為33.80億元人民幣。對于商業銀行來說,擴充資本金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尋找境外投資者,也可以尋找國內的民間資本。但由于政策性銀行的特殊性,其增資的方式拒絕這些外來資本,只能由國家注資。原央行副行長李若谷在2005年擔任進出口銀行行長時,坊間一直流傳,李將為進出口銀行帶去央行50億美元注資的大禮,其實,這份大禮直到今天遲遲沒有落到進出口銀行的口袋里。因為政策性銀行的注資究竟是應該由財政部來完成,還是由中央匯金公司注入外匯資本金,還未達成統一的意見。 由于定位不明,政策性銀行的經營運作模式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政策性銀行,也有別于真正的商業銀行。有報道稱,國開行就曾公開表示要將自己建成“有政府信用的市場銀行,以市場實現政府目標的政府銀行”。國開行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國開行不僅利用天然的政策優勢,在銀行間債券市場上大量發行金融債券,籌集低利率資金,而且積極參與證券公司的重組,希望拿到資產證券化的牌照,期冀能夠轉型為真正意義上的大投行。也正是因為國開行既占有國家信用,又進行市場化操作 的做法,引起了非常多的爭議。 政策性銀行的定位問題終于在2005年底有了轉機。 2005年11月,央行行長周小川指出,政策性銀行向開發性金融機構轉型是目前的一個主流趨勢。央行人士也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無論從宏觀還是微觀來看,政策性銀行轉型為綜合性開發金融機構的時機都已成熟。 按照央行的設想,轉型后的政策性銀行將更具競爭力,并在提供國家財力許可的金融服務的同時,可以更好地為包括西部地區在內的產業結構調整、基礎設施建設和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持久的金融服務。 而在2006年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召開的工作會議上,更明確指出,將按“一行一策”原則,分步制定、實施政策性銀行改革方案。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2005年是政策性銀行改革方案研究制訂的階段,主要研究在新的條件下政策性銀行的職能定位和相應改革措施,經過多次修改、征求意見,部分方案已基本成型,即將進入具體的實施階段。 也就是說,國家開發銀行、進出口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等三家政策性銀行的改革將在2006年正式啟動。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