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未來做好準備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4日 14:02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文/何 帆 2005年中國經濟呈現出高增長和低通脹的黃金組合:GDP增長率將保持在9.4%左右的高位,但是至今為止并沒有明顯地出現通貨膨脹的壓力。盡管有很多預測指出中國經濟將由熱趨冷,但我們相信2006年中國經濟仍然可以維持高速經濟增長。做出這一預測的一個關鍵是,中國目前的財政狀況非常良好,即使出現了某些對經濟增長的負面沖擊,政府仍然可以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否會導致財政赤字和債務負擔的擴張?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一擔憂是沒有理由的。中國目前的債務與GDP比率僅為26%,財政赤字占GDP的比重也逐漸下降,2000年為3.6%,2003年為2.8%,2004年為1.8%。和很多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財政狀況都是健康的。從長期來看,只要GDP增長率高于利息率,適度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不會導致債務負擔的直線上升,而是會在一段時間之后減少。這好比一個處于青壯年的年輕人,他的收入將隨著經驗的積累和職位的提升不斷提高,但由于要結婚生子、買房買車,支出非常大,一個理性的選擇將是向自己的未來收入借錢,把未來的收入轉移一部分到現期消費,這樣他的生活質量能得到最大的提高,只要是適度的借貸,就不會使得他今后債臺高筑。 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是否會導致中國經濟過熱?當前,中國面對的問題是失業現象嚴重、通貨膨脹下降,這些現象均表明,中國經濟增長的潛力可能高于現有的水平。只要經濟增長速度和潛在的增長速度一致,那么再高一些的經濟增長對中國經濟來說就會是值得慶賀的。與此同時,我們還要注意到人民幣匯率政策已經開始調整。從理論上講,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經濟是會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的。升值可能會影響到中國的出口,從而對中國的經濟增長和就業帶來負面影響。升值還會惡化中國的收入分配。因為升值使得國外農產品進口增加,國內農產品因此會受到沖擊,農民收入下降。由于農民增加收入的另外一個來源是到城市打工,尤其是很多農民是到出口企業打工,因此人民幣升值引起的出口部門萎縮也會影響到農民的收入。但幸運的是,即使有人民幣升值導致經濟下滑的可能性,財政政策恰好可以緩解這一負面影響,拉動中國經濟增長。 盡管如此,許多經濟學家仍然擔心未來出現財政危機的可能性。這種擔心是非常值得重視的,但是,需要指出的是,和過去依靠銀行信貸隱形地為政府融資的方式相比,公共支出項目更富有透明性,其內容和執行程度更容易被監督和管理。因此,我們應該做的是:一方面擴大財政支出,另一方面加快政府體制改革,增加對政府財政的監督。 如果我們同意采取擴張性的財政政策,那么增加的支出應該用于何處?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應該投資于那些能夠為中國的未來經濟增長創造潛力、能夠為建立和諧社會構筑基石的領域。公共投資不應該再被造成巨大浪費的形象工程和重復建設揮霍掉,而是用于那些過去投入不足的健康、教育等公共產品。從宏觀政策的角度來看,這種增加的投資會帶來居民儲蓄的下降,居民減少儲蓄的同時會增加消費支出。當儲蓄和投資的缺口減少之后,也有助于減少中國的貿易盈余。 從中國經濟的未來增長前景來看,中國是實現經濟騰飛還是蛻化為廉價的世界加工基地,取決于中國的產業結構能否不斷升級。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需要在教育方面增加投入,這樣才能將現在那些在出口企業、建筑工地、餐館和洗腳店工作的年輕人從非熟練勞動力轉化為熟練勞動力。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到來,中國廉價勞動力的優勢很快就將失去,如果不能在老齡化社會到來之前完成產業結構的升級換代和經濟體制的改革,我們可能將永遠失去成為世界強國的機會。 中國目前所走的重化工業的發展道路帶來了嚴重的污染,消耗了大量的資源。為了調整發展戰略,促進服務業的發展是極為迫切的。過去帶來的環境污染和生態惡化需要“賠償”。單純強調經濟增長率難以給人民帶來切實的利益。 建立和諧社會不能僅僅停留在口頭。和諧社會的建設需要政府投入真金白銀,擲地有聲。消除貧困需要增加政府的投入,解決城鄉差距需要增加政府的投入,減小地區差異需要增加政府的投入,大規模的城市化需要政府增加對基礎設施的提供…… 當前,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80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為美元資產。中國經濟增長積累的財富通過外匯儲備的積累投資于美國的國庫券,為岌岌可危的美元提供了支援,但所得到的卻只是微薄的收益、不確定的前景和美國國會里一浪高過一浪的反華論調。這種不正常的格局需要改變了。為自己的未來投資吧。如果教育的價格仍然是高昂的,如果教育的內容仍然是陳舊的,如果教育的機會對公民仍然是不平等的,如果健康仍然是一種奢侈品,那么中國的比較優勢,即年富力強和不憚辛苦的勞動力將會逐漸萎縮,產業結構升級將無從談起。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一個沒有為未來做好準備的國家將會發現自己的人民勞碌一生,仍然是在艱辛和勞累中討生活的命運。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Email:fhe@263.net)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