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讀書無用的經濟學分析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3日 20:22 中關村 | |||||||||
楚一民(湖北) 河北省威縣是個“普九達標縣”,按照達標要求,義務教育的輟學率不應超過3%。但事實是,該縣每年初一入學學生1萬多人,初三中考時只剩下4000來人,三年流失6000多。這意味著,該縣的實際輟學率實際上是60%,20倍于3%的標準,而在威縣賀營中學,三年總輟學率更是高達近90%。
這種觸目驚心的輟學現象,絕非河北威縣獨有,據此前東北師大農村教育研究所對遼寧等6省14市17所農村初中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學生平均輟學率超過40%。和威縣一樣,家長們的“讀書無用”論,被認為是造成大面積輟學的根本原因。 在科教興國方針倡導多年的背景下,“讀書無用”論為何還會一再出現,并且如此有市場?“讀書無用”背后究竟“無用”的是什么?我想,這是一個任何關心教育事業的人都不能不認真面對并嚴肅思考的問題。在此,筆者想從經濟學的視角嘗試做一點“有用性”分析。 依據經濟學原理,任何產品的“有用性”,都是由兩個方面構成和決定的,即外在的使用價值和內在的勞動價值量——制造(培養)成本,這意味著,一樣產品的若要“有用性”大,就必須使用價值足夠高而制造(培養)成本足夠低——通俗地說,也就是“價廉物美”,反之,若“質次價高”,“有用性”則小乃至干脆“無用”。依據這一分析,如果我們把“讀書——受教育”也看作一種產品的話,那么就會發現,與其它任何社會產品一樣,教育也有一個使用價值和制造(培養)成本問題,換言之,所謂讀書(教育)的有用性,實際上也是由其使用價值和培養成本構成和決定的,使用價值高培養成本低就是“有用”的教育,否則便會“少用”或者“無用”。 那么,看看今天的教育實際,其使用價值和培養成本又是一種怎樣的情形呢? 先看“使用價值”。眾所周知,雖然“素質教育”作為口號已喊了多年,但從全局尤其就農村教育來看,“應試”仍然是其本質。顯然,這種與生活現實相脫離的教育環境下,教育實際上只能是為考試、為升學的“教”和“育”,其“用途”必然是,培訓學生機械刻板的考試技術和能力。因此,一旦進一步升學無望,這樣的技術和能力對于現實生活除了“無用”,當然不會有別的前途(除非當考試“槍手”也算一種用途),所謂“種田不如老子,養豬不如嫂子”,“讀了十幾年語文,仍然寫不通文章”…… 再看培養成本。這方面的數據和例子更是不勝枚舉:最近的一個數據是,安徽省城調隊調查顯示,一般平均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近四成,農民培養一個大學生需要18年的收入。而與之相呼應、流傳已久的民諺是“一人讀書,全家吃糠”,“送孩子讀書像賭博”;另有統計顯示,目前的大學學費比較1989年,增加了25-50倍,而城鎮居民人均年收入只增長了4倍,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2.3倍,大學學費漲幅10倍于居民收入增長。 不難看出,使用價值低下——無法賦予受教育者切實的生活技能、人生素質,而培養成本畸高——遠遠超出了居民尤其是農民的實際承受能力,是時下教育(讀書)不爭的事實,用河北威縣學生家長的話說就是:“念也考不上,考得上也供不起,供得起也找不下工作”。——這樣的讀書,豈能不“無用”? 可見,家長們的“讀書無用”論,與其說是無知,不如說是無奈,是對教育這一公共物品“質次”的無奈,也是對其“價高”的無奈,而這樣的無奈,無疑不會只屬于學生家長,更屬于教育和社會本身。如果作為“百年大計”的教育(讀書)都這般無用無奈了,那么,一代青年的前途命運何以堪、國家民族的前途何以堪?——當然,這已遠遠不是用簡單的數字分析可以說明的經濟問題了。-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