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支消費:信用卡的火中之栗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3日 19:53 中關村 | |||||||||
金 名(江蘇) 2005年11月21日,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發布的《電子支付與中國經濟》研究報告稱,現有21億元信用卡透支余額中,一半以上屬于1995年以前形成的惡意透支,相當一部分發卡銀行的惡意透支比例已經達到90%。
該報告是社科院與央行、工行歷時3個月的研究后得出的。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所長李揚表示,這是國內首份專門圍繞電子支付與中國經濟關系進行闡述、分析和探討的研究報告。社科院報告顯示,目前我國信用卡產業與西方主要差距突出表現為持卡規模小、信用卡使用率低,尤其是善意透支極少。 有識之士指出,正在興起的信用卡消費帶來新的財富錯覺,在不久的將來很可能會孕育另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 賠本賺吆喝的信用卡業 據有關資料,在2003年,國內流通的銀行卡有544萬張是真正意義上的信用卡。到了2005年第一季度,信用卡猛增至3308萬張,這還是中國工商銀行的保守統計,美國運通的估計則達到了1億張。即便按工商行3308萬張保守的統計,不到兩年期間,國內信用卡發行也擴大了600%,這是一種令人眩暈的冒進。 但今年9月13日麥肯錫公布的《2005年中國信用卡市場調研報告》(下稱《報告》),卻提出了風險預警,稱中國發卡商將面臨無法盈利的可能性。 而從商業模式來看,銀行卡產業的利潤來源有三:透支利息、商戶回傭和年費收入。2004年底,中國銀行卡發行總量7.62億,總交易金額26萬億元,但消費交易僅6000億元,只占不到3%的份額,其余97%都是現金存取和轉賬。同時,7億多張銀行卡中95%是年費收入甚微的借記卡,其中的透支利息和年費收入金額非常小,其主要收入來自于商戶回傭。而對于7億多張銀行卡的發行量來說,6000億元人民幣的消費交易量是無論如何不足以維持這個產業的生存和發展。 不但如此,現在有一半以上的信用卡客戶將永遠不會給發卡商帶來盈利。主要原因來自于循環信用的使用率低、商戶手續費收入低,而營銷及客戶獲取成本卻在增加。在更高的營銷和獲取成本下,可能只有30%的客戶可以帶來盈利。 一旦透支額度放開 日前,中國銀監會向媒體透露,新的《銀行卡管理條例》即將出臺,其中在信用卡授信額度方面,將改變現行不超過5萬元的規定,由銀行視自身風險狀況和持卡人具體情況決定。 復旦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張軍表示,監管部門對銀行提高信用卡最高循環透支額度的默許,主要與促進當前國內消費的迫切需要有關。信用卡這一“寅吃卯糧”的金融產品,發展好了,是拉動內需、創造銀行新利潤增長點的一個工具,但如果銀行忽視對風險的控制,反而可能成為國內金融業的“新地雷”。 這方面是有前車之鑒的。 在2000年之前,信用卡的業務還沒有受到各家銀行的重視,當時辦理信用卡的手續很不正規,用假身份證辦信用卡的情況比較多,如果辦卡人在銀行有熟人的話,連字也不用簽,就可以辦出信用卡來,造成了很多利用信用卡惡意透支的情況,而由于資料不全,這部分信用卡債權銀行很難追索。而且,由于沒有比較健全的征信系統,各家銀行的信息互不相同,導致有些人在多家銀行辦理信用卡后,惡意透支,給銀行帶來了大量不良資產。 所幸,由于個人消費信貸回報率遠高于企業貸款的回報率,還貸期又短于企業貸款,因而信用卡收入是銀行重要而穩定的利潤來源。中國目前的個人消費信貸僅占信貸總額的2%-3%,其中信用卡消費信貸所占比例更少。這種狀況嚴重制約著發卡銀行拓展信用卡市場的積極性,以信用卡為載體的個人消費信貸市場發展裹足不前。 但在2000年以后,信用卡開始有了較快的發展,各家銀行注意到信用卡具有較高的利潤率和廣闊的發展空間,開始大力發展信用卡業務。大力拓展信用卡客戶,提高透支限額等等,帶動了信用卡的發展,也帶來了信用卡的風險。 雖然對于信用卡的客戶資料的要求越來越規范,但是由于信用卡沒有擔保,再加上現在人員的流動性很強,導致信用卡的風險很高。而中行、招行、廣發等的白金卡最高授信額度達到10萬美元,大大超過5萬元的限額。這從一方面來說,是業務發展的需要,考慮到一些高檔客戶的需求,但另一方面也加大了風險。 在目前征信系統尚不完善的情況下,隨著信用卡的發展,信用卡不良資產會越來越多,信用卡不良資產處理也會越來越頻繁。 未來的金融陷阱 在中國,以目前的速度發展下去,信用卡將成為金融業未來的另一個陷阱,這個陷阱的意義是雙重的。對銀行來說,它擴大了本身業務量的同時,也增大了壞賬的風險;對個人來說,它方便了人們消費的同時,增大了個人財富錯覺,孕育著家庭債務危機。 比較起來,現金消費最直接,有錢就花沒錢就不花,多少錢辦多少事,一目了然,沒有欠賬,沒有錯覺;用銀行借記卡消費,不知道自己賬戶上的余額,盡管想像中的錢常常比實際的多,但是賬上的錢越花越少,無法欠賬;信用卡則不同,既可以欠賬,又有越花越多感覺。因為用信用卡消費是能增加個人的信用度的,消費的越多,信用度越高,貸款額度越高。 事實上,信用卡生存和發展在于成熟的市場經濟、良好的信用體制和遵紀守法的消費者,后者尤為重要。信用卡的創始人威廉斯認為,信用卡市場能夠存在是建立在以下幾個基本假設上的: 第一,信用卡的使用者的大多數是正直的,他們不會故意拖欠借款、故意偽冒和欺騙;第二,社會上的消費者自身有能力,或者他們經過教育之后能夠控制自己的消費沖動,管理好自己的借款和還款;第三也是重要的一點,就是有足夠多的卡戶利用信用卡提供的滾動型即時消費的便利,為發卡銀行產生足夠多的利息收入。 從第一個假設上看,我們國家的消費者欠債不還的事情并非少見,有時候并非是簡單的消費者信用道德問題,如汽車貸款,地方政府為了促進經濟增長、擴大內需、刺激消費,鼓勵老百姓購車,所以給予銀行貸款的便利。但是老百姓一旦購車后,車價大幅降價,到手的車馬上就不值錢了,買車者有被欺騙的感覺,他們便以拒絕還款來抵抗。據國內一項報告顯示,在2004年中50%的車貸逾期未還。而在美國,這個數字僅為2%。 從第二個假設上看,中國社會信用卡的發放對象大部分是年輕人,屬于白領階層,是最不容易控制自己消費沖動的人群。但他們以前沒有過信貸經驗,管理自己債務的時候就有可能出問題。美國是一個有幾百年信貸消費歷史的社會,信用卡的發行也有幾十年的經驗了,每年仍然有成千上萬的人因為還不起信用卡欠債而破產。 從第三個假設意味著發卡的初期,銀行是無利可賺的,還憑添了自己的管理成本,因為銀行要為客戶墊錢以便使交易得以進行。如果客戶會管理好自己的賬戶,按時全額還款的話,發卡行也賺不了錢。原因是除了少量的信用卡年費和來自商家的小比例固定收益外,發卡銀行主要的收入來自于利息,即消費者沒有及時或者沒有全額還款應付的利息,這種利息往往高于市場的平均利息好幾倍。 這就是說,只有多數的消費者沒有能力、或者經過教育后也抑制不了自己的消費沖動、無法正常管理自己的借款而付出高額利息和滯納金的話,發卡銀行才可以繼續經營下去,以這種收入補貼信用卡的發行和管理成本。反之,如果大家都及時還款,發卡銀行沒有多少利息收入和滯納金,資金鏈就會出現問題。換句話說,發卡銀行的利潤率和持卡人的負債率是成反比的。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消費者中如果絕大多數不夠正直,故意拖欠借款,甚至偽冒欺騙,或者他們無節制消費還不了借款的話,發卡銀行將遭受滅頂之災。事情正滑向不妙的方向。 也就是說,這可能是一個兩敗俱傷的結局。 如何化解潛在風險 經濟持續增長的中國使人們變得富裕,而富裕的國人也產生了錯覺。一個典型的財富錯覺就是房地產貸款,據有學者研究,在中國一些城市像上海和北京,以房地產貸款為主的家庭債務已經超過美國這個世界上家庭負債率最大的國家,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信號。 對于從來沒有管理過信貸的國人來講,突然形成的房地產貸款顯然會帶來問題。人們認為房產可以帶來財富,就如同銀行認為房地產的抵押是優良貸款一樣。這種借貸雙方一廂情愿的認同掩蓋著一種錯覺,那就是:房地產和任何抵押品一樣會面臨著價格上的波動和流動性不足的問題,在供求關系和經濟波動的校正下,它和股票一樣有很大下浮的空間。 高負債率只能在高經濟增長中可以維系,如果經濟增長速度下滑、就業率下降以及收入降低,使得房地產供大于求,價格下跌,消費者將面臨嚴峻的還款壓力,銀行也將遭遇巨大的壞賬危機。 另有一種比較典型的情況是,某些小企業通過正常的渠道貸不到款,就通過幫助員工辦理信用卡的方式,辦好之后根本沒有給員工,而是企業進行透支,實際上是在作為貸款使用,而員工根本不知道情況。一旦這些企業出現問題,銀行往往很難追索到透支的款額,形成大量的信用卡不良資產。這又該如何預防? 統計顯示,目前我國每年銀行卡犯罪金額在1億元左右。 對于信用卡的風險問題,今年2月份通過的刑法修正案中明確規定:進行信用卡詐騙活動,數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有銀行界人士表示:這在法律上有了打擊信用卡詐騙的依據,以后銀行在追索信用卡欠債不還時,就可以利用法律,來對付那些惡意透支者,尤其是那些可以找到人的情況。 同時該人士認為:全國征信系統的建立,也有利于防范銀行信用卡風險。 目前,因缺乏完備的信用體系,為減少風險,發卡行必須花費大量成本用于調查個人信息,增加擔保力度,要求每個申請人必須有一個擁有穩定收入的擔保人,但這大大增加了交易成本。可能產生的后果是,資信良好的人會認為信用卡服務給自己帶來的收益無法彌補所付出的成本,因而退出信用卡市場;而某些資信差、可能有違約企圖的人,則全力爭取信用額度。 某銀行信用卡部門人士私下里表示,建立個人信用制度是信用卡行業發展的前提。因為這方面的缺失,近年來銀行不得不大量核銷信用卡壞賬。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