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為什么會只漲利潤不漲工資 拿什么來遏制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3日 08:03 東方早報

  文/蔣晨等

  江蘇省副省長吳瑞林11日在全省勞動保障會議上,批評一些企業長期“只漲利潤不漲工資”的現象。吳瑞林說,自己在基層調研中發現,一些企業負責人在介紹利潤時頭頭是道,聽了令人振奮,但再問問職工的工資水平卻低得很,有些職工還反映他們多年工資沒長一分錢。

  職工為何不說“不”

  職工作為企業的主體,理所應當享受到企業發展帶來的好處。既然企業利潤在增長,同步協調增加職工工資也是天經地義的事情。如果發展只讓少數人得到益處,普通群眾卻只能“干盯著”甚至還要付出犧牲,這樣的發展無疑是畸形的發展,與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背道而馳。

  那種企業越來越強勢、職工越來越弱勢的現象必須得到有效扭轉。勞動保障部門要積極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資增長機制,監控規范企業收支分配行為。一方面,要通過頒布工資指導線、勞動力市場價位等措施,引導企業根據經濟效益、工資指導線和勞動力市場價位適時合理調整工資;另一方面,要發揮好職工的民主權利,依靠各級工會組織,建立比較規范的工資集體協商制度,讓每名職工在關系自己切身利益上都能發表意見和提出建議,切實使職工工資與企業經濟發展同步增長。

  讓廣大群眾都能享受到發展的成果,這正是建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在全民貫徹落實

科學發展觀的今天,我們要理直氣壯地對“漲利潤不漲工資”的現象說不! 江蘇省徐州市 蔣晨

  “漲工資”罪過咋這么多

  目前看,三種反對“漲工資”的論調頗為流行:“成本論”或“難以為繼論”、“扼殺投資環境論”、“產業轉移論”或“失業論”。

  漲工資會讓企業難以為繼嗎?不僅為投資者創造利潤,還要讓自己的員工過上好日子,這是世界上絕大多數成功企業從小到大的發展源泉,也是一個現代企業公民應該樹立的理念。漲工資會扼殺投資環境嗎?一些

世界500強企業負責人曾多次在媒體上介紹,他們眼中的投資環境重要度,依次為“配套能力、市場、政府服務、勞動力價格”。尤其在新經濟時代,投資是跟著創新勞動走的,而非單純為低工資而來,那種一味靠勒緊褲帶,以低工資、低消費實現高增長的想法,已被實踐證明會延誤社會進步。

  “產業轉移論”實質是“成本論”和“扼殺投資環境論”的延續,既然前兩個觀點站不住腳,它也不值一駁。

  一般而言,任何政治哲學首要的問題,都是“為了誰”這個問題。顯然,“漲工資三罪論”與“以人為本”、“執政為民”這個中國式“為了誰”的答案,格格不入! 山東淄博市 解本友

  上調最低工資標準如何

  按勞動保障部2004年3月頒布施行的《最低工資規定》所指明的,國際上一般月最低工資標準相當于月平均工資的40-60%。以北京為例,現在北京市的最低工資標準為每月580元,2004年北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2362元,最低工資標準僅為平均工資的24%,距離40-60%的標準有很大的差異。況且,《最低工資規定》中還明確指出,確定最低工資標準一般考慮城鎮居民生活費用支出、職工個人繳納社會保險費、住房公積金、職工平均工資、失業率、經濟發展水平等因素。

  亞當·斯密在他的《道德情操論》中講到:“如果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眾手中,那么它在道義上將是不得人心的,并且有風險的,因為它注定會威脅到社會的穩定。”讓廣大勞動者分享社會發展的成果,是推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民主社會,構建共同富裕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為職工提供足夠的最低工資保障,目的在于為收入低微或不穩定的職工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維持一定的社會購買力,并借此來履行社會公平原則,因而具有重要的制度含義。 遼寧省撫順市 李堅

  拿什么遏制“不漲工資”

  只求利潤最大化,不愿給工人漲工資,不僅成了企業老板唯一的利益訴求,一些地方政府也在一旁“幫腔”,少數領導為何一屁股坐到了老板身邊?說到底是偏廢的“政績觀”作怪。他們所關心的是當地GDP和財政收入增長了沒有?只要老板足額繳納稅款,就是一個好老板,至于企業給不給職工加薪,他們并不關心。

  有效遏制“只漲利潤不漲工資”靠什么呢?靠副省長的批評、喝斥?恐怕只能解決暫時問題。筆者以為關鍵靠法制靠機制。首先,要通過法律和制度建設確保企業利潤增長與工資增長同步。建議出臺《工資法》,對工資的構成、工資增長、工資水平與企業利潤的比例關系等作出規定和法律解釋,對“只漲利潤不漲工資”的老板進行處罰。

  其次,工會組織要理直氣壯地為職工

維權。多年不漲工資是對職工合法權益的漠視和侵害,企業工會不能視而不見,見而不管。據報道,今年南京市開始在私企推行勞資雙方協商工資,根據企業上一年利潤水平確定年度工資標準,這是個好辦法,值得推廣。 江蘇省南京市 尹衛國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