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曉明:為上海星巴克咖啡輸了名稱官司叫好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2日 07:26 第一財經日報 | |||||||||
袁曉明 美國新聞協會1月2日報道,中國上海市第二中級法院判決,“上海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停止使用“星巴克”的名字,并賠償美國星巴克(Starbucks)6.2萬美元。另據報道,“上海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對判決表示不服,要向上海市高級法院上訴,希望保住“星巴克”的名頭。
讀到這則新聞,我記起多年前一起類似事件,當時中國的著名文摘月刊《讀者》還叫《讀者文摘》,因與美國的Reader’sDigest(《讀者文摘》)同名,為尊重 Reader's Digest 的中文名稱,中國的《讀者文摘》不得不更名。為此,中國《讀者文摘》發起了一場全國性征名活動。最終,《讀者》成為中國《讀者文摘》的新名稱,由此一來,中國的《讀者》雜志不僅沒有因為更名失分,而且借全國范圍征名一事進一步壯大了自己的名氣。 那么,“上海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是應該繼續請律師為自己保名而戰,還是效法當年中國《讀者文摘》之舉,即體面地服從法院的判決,也在上海甚至更大的地域內展開更名的營銷運作?以我看來,盡管“上海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沒有當年《讀者文摘》的號召力,但采取更名策略應是上策。道理很簡單,再斗幾年,“上海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也保不住“星巴克”的名頭,打官司雖然也能做一些免費的廣告,但也是為“星巴克”的品牌加勢。所以不如趁著現在官司的風頭,及早創出自己的品牌,比如,為什么不能也對外征名呢?我在這里奉獻一個品牌名稱,可不可以叫“海派克”? 當然,話又講回來,怎么說,被迫更名對“上海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這些年在品牌上的投資也是不幸之事,這不僅是企業對名稱和品牌沒有仔細查尋而致,也是政府主管工商登記部門的責任,既然“星巴克”已經是被注冊的品牌,為什么要允許第二個“星巴克”再行登記?在美國,公司登記前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名稱的查尋,由于咨詢的限制,企業有可能不知要選用的名稱已被其他公司注冊,但政府主管部門應有數據庫管理注冊的名稱和商標。 對于“上海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名稱官司的判決意義,除了提醒中國企業和政府對名稱和品牌注冊更加精心外,更意味著中國工商業已經逐漸進入“品牌”的時代,這無疑對中國經濟的轉型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此,贏得這場品牌官司的不僅是美國Starbucks,獲勝的更是中國從重制造、輕品牌到品牌至上的商業理念,這也就是我為什么為上海“星巴克”輸了名稱官司叫好的主要原因。 在中國不再甘心只做“制造中心”的前提下,有人提出了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的觀念,其根本的原因無非是“創造”的附加值遠遠大于“制造”,而品牌則是“創造”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投資最大的部分之一。一般來講,現代企業投資最大的兩項分別是科研和品牌,而對于咖啡這樣的行業,品牌的建立是更大的投資,對于品牌的保護則是企業對品牌大量投資的重要前提,否則的話,還是賺“制造”的薄利比“創造”的虧本更為有效。 多年來,由于對品牌和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的輕視,中國企業未能打造出幾個真正的國際品牌,并且是幾乎完全讓出了軟件產業。以軟件業為例,由于美國的機構和個人自覺購買以及法律的公正保護,美國的軟件業有了好的收益,再投入軟件的開發,向市場提供更好的軟件,由此提高社會的整體生產力,這是一個附加值不斷增加的良性循環,這就是為什么美國能造就出微軟等世界級軟件公司。同樣的,如果美國市場充斥冒牌商品的話,以品牌和規模經濟為主導的美國工商業無疑會喪失活力。 因此,中國法律、市場和消費者對美國Starbucks這樣外國品牌的保護,其實就是保護中國市場上所有的品牌,并能鼓勵中國企業和投資界在品牌和知識產權上加大投資,從而能幫助中國盡早走出只做“制造中心”的陰影,比如打造出自己的“海派克”之馳名品牌以及開發出中國自己的電腦操作系統。(作者為埃森哲美國公司高級信息管理咨詢顧問)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