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志榮:失敗從風氣變壞開始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1日 15:52 《企業文明》 | |||||||||
羅志榮 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中說:夫人稟五常,風氣而生長,風氣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即好風氣能生萬物,壞風氣能害萬物。一國、一家是如此(執政黨的黨風關系黨的生死存亡),一個單位、一個企業也是如此。好的風氣可以推動企業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由失敗走向成功或由成功走向更大更持久的成功,壞的風氣則可以導致企業從成功走向失敗,或 失敗從風氣變壞開始 風氣一詞的本意是指風土氣候、風尚習氣、風采氣度。企業風氣是一個企業的精神風貌,指一個企業的員工在工作或生活上的態度、行為與習慣,或在一定時期、范圍內相互仿效、傳播而流行的觀點、喜好、習慣和行為,它是企業內在的經濟、政治、文化與道德等狀況的綜合反映,是企業價值觀念與企業精神的外在表現。因而從企業風氣及其變化中,可以見微知著、一葉知秋。 1995年8月,我參加在烏魯木齊市舉辦的一個全國性研討會。會上一家全國著名的龍頭企業的領導向會議作經驗介紹,其間他講到由于內部職工股上市,企業經濟效益很好,職工收入大幅增加,因而有部分職工產生了“貴族工人”的習氣,不愿按時上班而自己出錢雇民工代班,不愿參加企業組織的植樹造林活動而自己花錢請民工代為挖坑植樹。盡管該企業正處于巔峰狀態,但筆者當時就對該企業的未來表示了擔憂,會議期間曾私下向個別朋友講,該企業將出現大的滑坡。一年以后的事實證明了筆者的擔憂,該企業連年出現業績大幅下降,以至迄今仍未從根本上走出困境。雖然導致其由盛而衰的因素有許多,但筆者的擔憂正是見其出現“貴族工人”這一“葉”而知其“秋”之將至的。 1997年8月,筆者在一家大型企業參加會議。該企業已連續數年虧損,職工工資發放已很困難。在廠區或街頭巷尾,眼前看到的是一片蕭條景象,與員工交談,耳邊聽到的是職工的嘆息和對“等靠要”的企盼。盡管當時企業也高喊要扭虧為盈,但筆者對同行的一位同事說:“這個企業尚未到達谷低,還會繼續向下滑落。”事實是,1998年該企業才到達谷底,從1999年起才在新班子領導下,重振職工的精氣神,從而開始起死回生的艱難跋涉。 筆者有一次慕名向廣西的一家汽車企業約稿,電話本是打向宣傳部門的,可不知怎么對方接電話的卻是銷售部門的一位女士。該女士接電話時極不耐煩不說,當筆者禮貌地向她說對不起并詢問宣傳部的電話號碼時,該女士惡狠狠地拋下一句“不知道!”后便“啪!”地掛斷了電話。一年后, 便傳來這家曾經紅極一時的企業因經營管理不善而被別的企業兼并的消息。 有家中日合資的知名企業,效益曾經好得令人羨慕。風頭正勁之時,這家企業的高層領導直至中層干部,便有了一種“當今先進,舍我其誰”的自負感,外面的學習和會議幾乎不再參加,認為“我這個企業就是最好,只有別人來我這里學習的,我們哪里還需要派人外出去學習!”幾年之后,這家企業便陷入虧損泥潭,并且一蹶難振。 以上只是筆者所歷的不良風氣危害企業的一部分事實。 另據報道,一家中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的合作談判接近大功告成,合同已經談妥,萬事俱備只欠簽字。于是便宴請外企老板吃飯。宴畢,看著餐桌上的山珍海味剩下了80%未動,這位外企老板理所當然地拒絕在該合同書上簽字。 又據報道,一家中資醫療器械制造企業與一家外資醫療器械制造企業經過艱苦談判,好不容易才達到了合作意向。在簽合同前,中資企業老總在陪外資企業老總下樓時,習慣性地將一口痰吐在樓梯轉角處。外資老板見狀,大感驚愕之余,連招呼也不打便揚長而去,合同也因此而泡湯了。 類似的報道還有許多,這也只是筆者所聞的不良風氣危害企業的一部分事實。 上述事實,無論是筆者所歷的還是所聞的事實,其指向都是一致的,即不良風氣誤企、敗企甚至毀企。對于一個企業或單位來說,如果聽任不良風氣滋生、蔓延甚至盛行起來,其厄運之輪便啟動起來,并越轉越快,直至將企業或單位推入絕境或死亡之地。 不良風氣誤企、敗企、毀企原因 一是侵害一個企業或單位的領導智慧。如:一言堂的風氣造成領導班子的集體智障,使領導層的頭腦發熱發昏,從而導致領導決策的重大失誤。 二是侵害一個企業或單位的內聚力。如:裙帶風氣和拉幫結派一方面使德才兼備者掛冠而去,留下一些平庸之徒,從而失去人才支撐;另一方面又使員工離心離德,導致組織的軟弱無力。 三是不良風氣造成一個企業或單位從上到下都以錯誤的態度與錯誤的行為對待工作與生活,使態度與行為的指向與努力的目標南轅北轍。如:“等靠要”的風氣就直接腐蝕了“團結進取、拼搏創新”的靈魂,瓦解了員工創造性的意志。 四是不良風氣可以使任何產生優良效果的體制、機制、規章、制度失靈與失效,并向其相反方向發展,進而造成優汰劣勝的結果。許多企業或單位有好的規章制度卻無一能實行和遵守,大抵要歸因于不良風氣的作用使然。 五是不良風氣使企業的產品質量與服務質量大幅下降,侵害了顧客或消費者的權益,進而被顧客或消費者唾棄,失去市場競爭力。 不良風氣的危害性還可列舉出一些,但已經夠了。上述危害中的任何一項,對一個企業或單位可以說都是致命的、不應掉以輕心的。 不良風氣的形成與危害一般是漸進性的,因而平常不被人們所重視。但由于不良風氣有很強的傳染性,一旦遏制不力而蔓延開來形成氣候,便積重難返,那時企業或單位的失敗往往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不良風氣的12種表現 導致誤企、敗企、毀企的不良風氣有多種表現。 一是自以為是,主觀武斷。在有些企業里,民主決策、科學決策往往被一把手(過去多為黨委書記,現在多為總經理)的一言堂取代。掌握實權的一把手們不懂得或不重視集權與分權、民主與集中的關系,自以為了不起,自以為正確,聽不得不同意見甚至不能容忍反對意見出現,狂妄自大地以壓制不同意見顯示自己的高明,維護自己的權威。其結果往往排除了不同意見或反對意見中的正確意見,使決策失去充分的比較與選擇,從而造成決策失誤,導致企業經營管理的失效;即或偶爾正確拍板一次,也因不被集體理解而使執行受阻。 二是驕傲自滿,固步自封。有些企業的領導者被成功的業績沖昏頭腦,或對自己創業成功自戀不已,過分固守自己曾經成功的經驗,不愿意向外部學習,拒絕接受新的觀念,敝帚自珍,而對新形勢、新情況和新問題,不是以“想當初”而自慰或自戀,就是以“想當然”地應對新的變化,結果使本人及其企業走向成功的反面。 三是任人惟親,拉幫結派。有些企業的領導班子成員拉幫結派,選人用人以我劃線,形成惡劣的“組織政治”或曰“辦公室政治”,不是研究質量、服務的改進與市場的拓展,而是憑個人意氣爭權奪利、爭由誰說了算;不是在廣納群言中擇善而從之,而是對不同意見進行人身攻擊和互相詆毀,由此造成企業組織的軟、散、懶狀態。 四是惟書惟上,迷失自我。有些企業不認真研究本企業的實際和行業特點及趨勢,不了解宏觀大勢及大政方針,而是惟書(成功企業的案例,或成功人士的自傳,或管理專家的書籍)、惟上(上級領導下的指標、上級領導的講話或指示),依樣畫瓢地按書上或按上級說的作決策、搞管理、學經驗,言必稱:某某大師咋說,某某領導咋講,某某企業如何,其結果往往是邯鄲學步,墜入書籍與上級的五里霧中,迷失了企業自我的選擇與方向。 五是弄虛作假,欺上騙下。有些企業口頭上講要求真務實,實際上卻弄虛作假;會上講要“三老四嚴”,會后卻熱衷于欺上瞞下;明里大講“顧客是上帝”,暗里卻以假冒偽劣產品坑害顧客;表面上大講誠信興企,骨子里卻信奉坑蒙拐騙發財,等等。 六是高高在上,仗勢欺人。有些企業的領導者,自以為有權、有錢便高人一等、勝人一籌,不把權小或無權、錢少或無錢的一般人放在眼里,頤指氣使,不可一世,因看不起群眾而脫離群眾,仗勢(財與權)欺壓群眾,不關心職工的疾苦,以“血汗工廠”、“血汗工資”聚財不說,反以“救世主”自居,擴大財富鴻溝、地位鴻溝,激化勞資矛盾與干群(官民)矛盾,以至引發爆發式沖突。 七是拔苗助長,急于求成。有些企業不愿做艱苦細致的量的積累工作,而急于求成地想做大做強,心浮氣躁,不自量力地進行盲目多元化和并購擴張,忽略核心競爭力量的積累,而試圖直接突破以實現跨越式裂變和激烈的變革,結果總是欲速不達,欲快不快,反受其害。 八是追趕時髦,形式主義。有些企業領導班子對經營管理不上心、不努力,不是從本企業的實際出發練內功,而是熱衷于追趕時髦,社會上流行什么經營概念和管理口號,自己就立馬跟什么,喜歡搞花架子管理,把經營管理的實踐變成了一種概念變幻與口號翻新的“領導藝術”。 九是標榜自我,否定他人。有些企業領導自我膨脹厲害,諉過于人,歸功于己,以求自己一人得名、得利、專權,從而“留芳后世”。為了爭權于朝、爭利于市、爭名于世,總喜歡抬高自己,貶損別人,在屆際之間,則千方百計否定前任,突出本屆;在同屆班子里時時處處突出自己,這就造成企業經營管理的不連貫性,使經營管理的接力棒中斷,因而使成功和發展不可持續。 十是投機為主,違規稱霸。有些企業把抓機遇僅僅當作一種運氣,以投機主義的心態對待機遇,因而目光不夠長遠,視野不夠寬廣,重戰術性機遇而忽視戰略性機遇,其結果往往撿了芝麻丟了西瓜;以投機主義心態對待法制,因而不是提高守法的意識和能力,使法制保障的利益最大化,而是千方百計鉆法律的空子,使違規的利益最大化,其結果是導致企業經營管理法律風險的擴大化。 十一是見利忘義,不負責任。有些企業一味強調利潤最大化,全然忘卻“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古訓不說,更不理會現代市場之利以誠信和法制為道的本質特征,對社會極端不負責任,對自然環境極端不負責任,以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為代價,以違背商德、犧牲社會良知與秩序為代價,賺取昧心之利益,造成內部企業不和、外部社會不和以及人與自然不和的大失道。失道寡助,寡助的企業是沒有未來的。 十二是暗箱操作,雙面人格。有些企業表面上講公開、公平、公正,實際上卻大搞暗箱操作;表面上反腐倡廉,實際上腐化墮落;明里冠冕堂皇,暗里陰招迭出;表里選賢任能,暗里選親任庸;明里講誠實守信,暗里搞欺蒙奸詐;明里講遵法守紀,暗里搞違法亂紀;明顯規則光明正大,是做給上級、下級和群眾看的,潛規則陰暗肖小,是自己堅信與實行無誤的。 企業不良風氣的現象,還可舉出一些,主要的有這十二種。這些現象在不同所有制的企業里都有所表現,且輕重多寡程度不一。但無論輕重多寡,都會對企業生存與發展產生危害。由于不良風氣的傳染性(壞事傳千里),即使表現較輕或存在較少的企業或單位,也應引起警覺與注意。 欲持續經營先端正風氣 企業的經營可持續、發展可持續或成功可持續,必須要有良好的經營風氣、管理風氣或企業風氣作滋養,這也正是建設企業文化的要旨之一。企業風氣既是企業文化的重要內容,也是企業文化的重要表現。一個企業建設得如何,可以從其企業風氣中直接感知。 既然風氣關系企業之成敗,要想成功并可持續,要轉敗為勝并保持,就要克服或消除不良風氣,端正并樹立良好風氣。 在抗日戰爭最艱苦的時候,為了奪取抗戰的最后勝利,進而奪取全國的勝利,以毛澤東同志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在延安開展了歷史上著名的整風運動,把“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作為當時的一項主要任務,以此端正全黨的思想方法、理論態度和工作態度,極大地提高了我黨我軍的戰斗力。黨在長期領導人民進行艱苦卓絕的革命斗爭中,之所以能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失敗走向成功并最終克敵致勝,一個十分重要的法寶,就是堅持了“理論聯系實際、密切聯系群眾、批評與自我批評”這三大優良作風。我們企業的同志經常講“商戰如兵”,可為什么不能認真整頓一下企業存在的歪風邪氣,為什么不可以學習、堅持并發揚我黨克敵致勝的“三大作風”這個法寶? 其實,企業不良風氣的種種表現,說到底也是企業經營管理者的思想方法問題、理論態度問題和工作態度問題,或者說是經營管理者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的問題。企業經營管理中的所謂“經理封頂”定理,這個頂就是他(她)的經營哲學和人生哲學,就是他(她)的世界觀、歷史觀、價值觀和人生觀。讀一讀世界級的經營大師(如:松下幸之助、杰克·韋爾奇)、管理大師們的著作,追尋一下他們成功的足跡,便不難發現其成功之道與“三大作風”何其相似! 孟子云:“吾養吾浩然之氣。”江澤民說要“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企業可持續經營、可持續發展靠的是浩然正氣而決非歪風邪氣所能成就。這一點,只要看一看中外那些真正創建學習型組織的企業,真正堅持以人為本經營管理的企業,真正稱得上從優秀走向卓越的企業,真正做到基業長青的企業,其企業內外充盈和通行的正是一種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浩然之正氣。在那里,權謀、詐術、厚黑學等歪風邪氣難以立足;在那里,鮮見有企業不良風氣的12種表現成為氣候。 浩然正氣,是一股不可戰勝的力量,可以氣吞山河,可以氣貫長虹,可以直上青云。良好的企業風氣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精神動力,但這種動力不會自發生成,而要下功夫加以培育。正氣之培育,重在于教育,或如古人說的“正心修身”。“正心”是端正態度、端正思想、端正立場;“修身”是端正行為,養成良好的工作方式與生活方式。“正心”,就是使好風氣“內化于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修身”就是“外化于行”,從而達到浩氣長存,風行天下。 正氣的培育要從企業的各級領導者首先做起。“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上行下效”這是風氣生成發展的一種規律,好壞風氣皆然。所以,克服不良風氣,樹立良好風氣,要從上級做起,從領導者做起。對樹立好風氣而言,“帥之以正,孰敢不正?”對壞風氣而言,則是“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來”。對此,企業經營者、管理者尤應重視。所謂企業文化在一定意義上是企業家的文化,證諸企業風氣,也可以說,企業風氣在一定意義上就是企業家的風氣或企業老板的風氣。現在,企業文化建設高潮迭起,這是好事。但是許多企業的文化建設有點虛張聲勢,有點脫離實際。我建議,在企業文化建設中,少搞點概念演繹,少弄點名詞堆砌,不妨從改變本企業存在的種種不良風氣入手,抓住不放。可以說,哪個企業中存在的上述不良風氣減少了,那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就取得實效了。反之,哪個企業的不良風氣依然盛行不衰,那個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就是走過場,甚至本身就成為了不良風氣的一種表現。 培育良好的企業風氣,還要與批判與抵制企業種種不良風氣結合起來。不但要深挖不良風氣產生蔓延的思想文化根源、經濟根源和社會歷史根源,還要從分配制度、人事制度、管理制度等制度的創新和機制創新上切斷其制度與體制的支撐保障;同時,為優良風氣的樹立和培育提供強大的輿論支持保障、經濟支持保障和制度與體制的支持保障。這樣軟硬兼施、兩手并用,方能驅除邪氣、匡扶正氣并使之風行天下,大行其道,使企業的厄運之輪停止轉動,而讓成功之輪運轉不息。 (責任編輯:任 真)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