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資委與財政部劃定楚河漢界 央企市場化啟動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1日 03:57 每日經濟新聞 | |||||||||
葉檀 每經評論員 國資委與財政部對于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權的爭議,歷經數年終于塵埃落定。 從國資委主任李榮融上個月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表態來看,國資委取得央企的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編制主導權當無疑義,而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將由財政部牽頭負責。由此,國資委
楚河漢界基礎一定,央企的改革路徑也就水落石出:央企作為一個獨立的市場主體的地位已無可置疑,央企的“公益職責”已經漸行漸遠,若舊事重提已然不合時宜。目前,針對國有資產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規,以及正在實行的央企負責人業績考核、外部董事等制度,可以視為央企市場化的重要表現。 對于國企的市場化這一點,財政部與央行均無疑義。既然各方贊同,國資委力拔頭籌,接下來的步驟就是構筑有效的資金池,通過內部的重組經營實現央企整體收益最大化。除了推出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和誠通集團作為國有資產經營公司試點投石問路以外,最近傳出消息,國資委正在醞釀組建一家新的國有資產經營公司,作為推進中央企業股份制改革的操作主體和責任主體,公司有望根據授權,行使對部分央企的出資人權利,直接持有央企股權。 至此,國資委通過預算權、資本平臺、各類央企等,構筑了較為完整的經營鏈條。 對外,央企是獨立的整體,而內部則可借助平臺,進行總體核算,互通款曲,這可以視為國企改革成本的內部消化法。 國資委并非無本而得,他們在獲得預算權后需要承擔什么責任? 首先,既然是市場化主體,從理論上來說,政府將不再作為最終埋單者給予國企保底承諾,從資本的硬約束這一條就斷絕了國企的后退之路。其次,除個別關系國家經濟安全的特殊領域之外,央企也不應再享受任何優惠政策。 但央企的硬約束機制能否建立仍然難料。首先,國資委與財政部的楚河漢界真的那么清晰嗎?財政部所謂牽頭編制的國資預算,如何協調與地方國資委、與國企市場化整體規劃之間的沖突? 其次,財政部如何避免因為種種不得不然的借口,重新行不得不做之事?最近盈利能力最強的央企之一中石化獲得100億元財政補貼,說明起碼到現在為止,中央的公共財政預算與國企的經營預算并未能夠真正分開。中石化尚且如此,一旦央企出現整體利潤不敷改革所用的情況又該怎么辦?在稅收和國有資產收益之間建立防火墻易,要避免財政資金與國有資本金之間相互擠占難。 第三,對于國資委內部而言,既然央企內部互為一體,贏利企業必須為虧損企業埋單,那么對于這兩類企業都無法實行硬約束:不僅贏利企業能否有積極性繼續保持高利潤十分可疑;虧損企業自主化解風險的積極性亦將大打折扣。以搭便車的心態通過國資委的資金池化解不良資產將成為常態。 筆者曾撰文預測,國資改革目前試行的模式是新加坡淡馬錫模式加去除產權內核之后的郎咸平所說的信托制的混合體。事實正在逐漸印證筆者的觀點。但筆者繼續對這一模式能否成功表示謹慎的懷疑,因為淡馬錫模式成功的先決條件是企業經營的獨立性與財務與法律等各方面的硬約束機制,這一獨立性并不僅指央企獨立于政府財政預算,更是指各個企業互相之間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從上面的分析看,目前顯然還難以達到。當然,在此之前,國資委與財政部雙方謹守彼此的楚河漢界,則是關鍵的關鍵。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