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氣瓶看資源價格改革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10日 17:45 江西商報 | |||||||||
江西商報首席評論員 江舟 民以食為天。柴、米、油、鹽、醬、醋、茶,“柴”字當頭。近期,各地飆升的氣價,使氣瓶變得沉甸甸,“柴”字成了不可忽視的民生問題。 歲末年初的廣州,15公斤瓶裝液化氣價格突破百元大關,許多市民棄氣改電。從4日起
氣價飆升,不是廣州獨特現(xiàn)象。在南昌,瓶裝液化氣價格也是一天一個價,直沖百元大關,“斷”氣改電成為一種潮流,煮飯炒菜用電磁爐,燒水用電熱水壺,洗澡用電熱水器,蜂窩煤銷量見長,家用電器熱賣,發(fā)廊改裝電熱水器,火鍋店改用電湯鍋,甚至久別江湖的木炭也被重新燃紅,為“打邊爐”平添了幾許懷舊幽情。而在江西的一些縣城鄉(xiāng)鎮(zhèn),許多居民抱怨液化氣漲得太快了,有點讓人吃不消,相對貧困的一些人除了“氣改電”應對必需的日常生活外,嗽口洗臉用冷水,晚上也不泡腳就上床了,山上又響起了零星的刀斧聲,柴市又開始活躍了起來。 液化氣漲價可謂理由多多:國際油價高位運行,波動不斷;北歐寒冷,俄烏天然氣出現(xiàn)爭端;冬天是用氣旺季,又快過年,液化氣變得供不應求,等等。但是,正如廣東省物價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今年液化氣價上漲不正常,出臺干預措施將遏制投機炒作行為。 氣價高漲,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緊密相連,波及千家萬戶。對于殷實的家庭可能不算什么,可是對于低收入的工薪階層和農(nóng)村居民來說,生活質量由此受到影響,是個客觀的事實。江西的有關部門應該像廣東那樣迅速作出反應。 氣價高漲,改變了人們的生活習慣,也透露出人們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他們除了理智地作出“氣改電”的選擇外,節(jié)約能源、珍惜資源的壓力從來就沒有這樣強烈。這是不是應證了有專家所言,資源利用率的提高主要是通過市場機制,而不是通過政府的號召和政策來實現(xiàn)。 長期以來,中國資源價格的市場化程度不高,價格機制無法按照市場規(guī)律調(diào)節(jié)資源的生產(chǎn)和消費行為,缺乏對投資者、經(jīng)營者和消費者的激勵和約束作用,企業(yè)和社會缺乏珍惜資源的壓力。日前,建設部等八部委要求停止福利供熱制度,國家發(fā)改委提高了天然氣出廠價格,電煤價格放開,加快與市場價格的“并軌”,這些舉措表明,中國已經(jīng)拉開了資源價格改革的序幕。“這是一項早就應該展開的改革”。 但改革是不是意味著一定要漲價呢?現(xiàn)在市場有種擔心,認為價格市場化就必然導致價格上漲,其實這是一種誤解。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體中,價格市場化對相應的生產(chǎn)供給將形成良性促進反饋。當然,如果只想在保持資源行業(yè)壟斷體制不變的情況下,單純提高資源價格。那就非常危險。因為居壟斷地位的資源企業(yè)很可能會傾向于強化其特殊利益,就像今年的液化氣價格不正常飆升一樣。這意味著只能由老百姓來承擔改革的成本,就像教育與醫(yī)療體制改革一樣。此外,資源價格的提高必須輔以資源稅的提高和完善,使那些從中獲利的企業(yè)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否則,利益分配機制的不均衡,會傷害民眾的利益。 在堅持市場化改革方向的同時,我們必須關注價格運行的基礎。如果市場有效運作的基礎尚不成立,市場運行的結果就很難合乎人意。中國要實現(xiàn)節(jié)約型的生產(chǎn)方式和消費模式,實現(xiàn)經(jīng)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的確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jīng)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jīng)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