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業盛世危言:大規模采購飛機的隱患已隱現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7日 16:47 中國經營報 | |||||||||
作者:柴瑩輝 來源:中國經營報 在剛剛過去的2005年中,中國購買飛機的數量超過了歷史上任何一個年份,飛機的訂單紀錄被一次又一次刷新。據統計,2005年國內各大航空公司訂購的飛機總數達到442架(包括框架協議)。
中國民航總局預測,到2010年,全國民航運輸飛機總量將接近1600架。照此推算,今后5年內我國民航以每年100~150架的速度引進飛機。 這近乎激進的訂單背后,是中國民航市場高速的增長。2005年前11個月我國民航的旅客運輸量比去年同比增長了12.7%,這一高過我國GDP增長的數字,被媒體反復強調來突出民航客運的蓬勃發展力。 但是我國航空公司面臨的一個共同隱痛,就是運力不足。近日亞太航空中心甚至發表了民航業的“盛世危言”:飛機交付量的急速膨脹可能帶來亞太航空業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民航總局也對航空公司可能出現的危險充滿警惕。2004年底民航總局局長楊元元就公開表示,為了防止出現運力擴張失控的局面,總局今后將加大對飛機的管理,一方面對規劃內的飛機引進實行備案制,一方面對航空公司的新購飛機采取風險指數評估,這個指數由航空公司的資本、效益、市場占有率、競爭力和人力資源等因素構成。 但是面對高速發展的市場,以三大航空集團為首的航空公司迫切希望擴張機隊規模。而飛機交付以后,航空公司并非就可以享受運力擴充帶來的高額利潤。機隊運營時存在的隱患也無可回避。隨著航油價格的步步高企,航空公司的利潤被逐漸吞噬。雖然根據民航總局統計,2005年前11個月中國航空公司實現贏利26.1億元,但是今后一旦出現飛機集中交付的情況,融資租賃的成本加上高額的航油價格,航空公司面臨的財務壓力不可小覷。 另外,飛行員的緊缺也成為了運力擴張的一塊絆腳石。隨著民營航空的大舉獲批,飛行員走俏市場,成為各航空公司的稀缺資源,讓本來就已供不應求的飛行員資源更加匱乏,航空公司運力擴張和飛行員欠缺的矛盾將更加激化。這成為困擾各大航空公司的主要難題。 而民航市場發展的變數,也為我國航空公司大規模采購飛機增加了風險。 航空業內人士認為,我國的民航客運得以高速發展,除了中國經濟的持續向好,奧運會的召開也是促進因素。但分析普遍認為,在2008年之后中國的民航市場會逐步穩定發展,國內運力基本飽和。對于一些擁有國際航線的公司來說,這之后交付的飛機可以被安排在國際航線上,而對于一些沒有國際網絡的地方航空公司,每年為飛機支付的高額成本無疑將成為它的又一個夢魘。 因此,大規模的采購飛機可能引發的隱患已經隱約可見。當民航市場處于生長期時,運力的不斷補充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但是一旦出現飛機交付量過度集中、市場發展逐步穩定的情況,航空業將面臨運力供過于求的局面,讓航空公司背上另一個沉重的包袱。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