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觀點 | |||||||||
---|---|---|---|---|---|---|---|---|---|
http://whmsebhyy.com 2006年01月03日 14:59 21世紀經濟報道 | |||||||||
英國《衛報》(1月1日) 俄烏談判失敗將導致天然氣價格上漲 由于俄羅斯與烏克蘭沒能就天然氣價格問題達成協議,英國天然氣價格極有可能進一步上漲,這對于自去年開始天然氣價格就已經上漲了15%的英國來說,無疑是最糟糕的新年禮
由于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在歐盟國家的天然氣市場中占到近半份額,但這些輸送管道大部分都經過烏克蘭,如果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停止向烏克蘭供氣,他們很可能會減小管道中的氣壓,那么大多數歐洲國家的天然氣供應將受到影響。歐盟天然氣專家已經決定將在本周三會面商討對策。 一直以來,由于俄羅斯的天然氣要借道烏克蘭,烏克蘭的天然氣價格長期低于市場價格。此次俄烏兩國在天然氣價格上發生爭議,其實是兩國之間的緊張的政治關系使然,是俄羅斯試圖通過提高能源價格,來懲罰烏克蘭希望加入北約并向歐盟靠攏的行為。 日本《產經新聞》(1月1日) 2006:全新的未知世界 2006年的日本將是一個全新的未知世界。日本終于擺脫了長期的經濟低迷,以及國民在大選中表現出對小泉首相改革的支持,這都證明了日本已跨越了一道分水嶺。但是2006年的日本也將面臨前所未有事態,比如說首次進入人口負增長時期,以及對女性天皇的承認。這都意味著日本面對著一個新文化和新社會的“未知世界”。 2006年的日本首相必須考慮的仍然是亞洲外交。去年,從反日運動到反對靖國神社參拜,繼而到開發東海油田,可以說戰后的日中關系實際上進入了劃時代階段,日本的“有效外交”初見端倪。為了保持確實的存在感和在亞洲的威信,日本應該僅將“有效外交”作為一個出發點,繼續堅持在亞洲魅力外交的形象以及強硬的外交戰略。 現在亞洲的地圖正不停被改寫。有沉睡的巨象之稱的印度在抬頭,日本對這些國家地區的外交戰略也應不斷加強。但日本外交的根本還是日美同盟,它與亞洲外交并非二選一的關系。日美間戰略性提攜及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其對朝鮮、臺灣地區、東亞安定和平的影響力不言自明。 不過,過分信賴日美關系也是不可以的。在日美軍再編計劃的最終報告預定在3月發表,日美兩國人民對同盟的理解支持是必不可少的。日美同盟是否能成為像英美同盟一樣的另一個理想同盟典范?現在到了考驗日美關系實質的一年了。希望日本能夠不驕不躁,切實累積。 德國《世界報》(2005年12月31日) 一個全新的、全球的莫扎特年是必要的 2006年是莫扎特年,這位薩爾茨堡的音樂天才誕辰250周年。數不清的活動將要舉行,他的作品會進行專場演出,他的形象將在電影中再現。他的生平的每一個角落都被偵查和挖掘,他將受到德語作家無比的贊賞,會有堆積如山的書籍對他作出研究和解讀。通過這些與莫扎特相關的活動,我們就交付了一份歷史的作業。毫無疑問,奧地利和整個世界肯定不會為同樣在2006年誕辰150周年的弗洛伊德花同樣的心思。 莫扎特被開發殆盡,但這對他沒有什么傷害。無論是贊美稱頌還是謾罵侮辱,他都有免疫力。他既是時尚的,又是落后的,既是憂郁的,又是可以拿來取樂的,既是令人費解的,又是每個人都能讀懂的。我們不知道他到底長什么樣,卻激情澎湃爭論所謂新發現的他的肖像畫。他讓我們輕松而又沉重。 一個全新的、全球的莫扎特年是有必要的。在繚亂的商業貿易中,文化市民們就可以沖著越來越流行的莫扎特尖叫不已,這對高雅文化來說,找到了商業這樣一個非常理想的“廣告”載體。作為音樂大師,莫扎特是不可替代的;作為市場營銷手段,他也是獨一無二的。這當然還會影響到中小學的音樂教學,目標性強的商業思想會影響藝術思想,這是為眾人所喜愛的莫扎特不愿意看到的。 在很多地方,人們正準備為此掀起一場紀念熱潮,而在其它一些地方,莫扎特一直受到冷落。不過,徒有興高采烈的歡呼,與之相對應的卻是越來越少的認知。 消除貧困 《紐約時報》(1月1日) 請許諾的人說到做到 在過去的一年里,各國領導人都在大聲疾呼要幫助第三世界國家消除貧窮。如果他們真如所說的那樣對貧窮深惡痛絕的話,就請在2006年里拿出實際行動來。我們希望今年不再是疾呼口號卻坐視不理的一年。 去年,布萊爾把消滅非洲的貧窮稱為“當代的道德挑戰”,安南說“我們可以讓貧窮成為歷史”,布什則兩次向世界宣稱將會大幅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援助。今年,我們熱切地期待著他們能將這些誓言付諸行動。 6年前,當人類邁進新千年時,各國領導人就提出了“千年發展”計劃,聲稱要用實際行動幫助發展中國家消滅貧窮。可是現在,貧窮仍是第三世界國家發展的最大障礙。我們不應該只顧著許諾,不應該盲目地使用扶貧資金。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最貧窮國家的供水問題、醫療衛生環境、疾病防治、教育以及政府腐敗問題。布什總統應該要求國會全力支持“世紀挑戰賬戶”(MCA),增加美國對第三世界國家發展計劃的援助和支持。 《華爾街日報》(2005年12月31日) 非洲問題首先應是有效的反腐 批評西方政府的冷漠給第三世界造成沉重債務的說法很時興,2005年也有 “免除全非洲債務”的口號提出。不應免除整個大陸的債務是沒有道理的,對于有些國家不是應免除,而是應制裁。 一個例子是極端腐敗的剛果共和國,觀察家和國際組織一直批評其石油交易缺乏透明度。近期薩蘇·恩格索總統的一位高級顧問、國家石油公司總裁在審訊中被查明,他所建立的關聯公司網絡將很多石油收入中飽私囊。 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等國際金融機構非但未對此采取行動,反而不顧280多個非政府組織的抗議,仍還在考慮免除該國的債務。剛果只是資源豐富而治理不佳國家的一個例子。非洲聯盟稱腐敗每年給非洲帶來1480億美元的損失,這是G8所給予援助的好幾倍。解決非洲問題首先應是有效的反腐,其次才是直接援助、國際金融機構的項目和債務免除。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