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縱橫新浪首頁 > 財經縱橫 > 經濟時評 > 正文
 

悲哀的工資比較優勢 非國企工人工資紋絲不動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31日 07:57 中國經營報

  作者:秋風

  正是中國在這方面的“比較優勢”,導致了近些年來雖然GDP保持著9%左右的奇跡般增長,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也保持年均20%的增長速度,但工人、尤其是非國有企業工人的工資,卻幾乎紋絲不動。工資占GDP的比例,1989年是16%,2003年則下降到12%。

  在貧富差距擴大的背景下,人們正在熱烈討論勞動力價格問題。很多富有同情心的人士提出,不應當讓市場自由地決定工人的工資,政府應當采取政策措施,提高工人的工資。有些經濟學家則論證說,提高勞動力成本,可能影響外資企業進入,可能會使虧損企業越來越多,反而會減少就業等等。

  兩種意見截然相反,但其立論的基礎卻是相同:政府可以通過法律或者政策措施主動地提高或者控制工人的工資。然而,問題可能恰恰出在這里。當很多人士主張政府提高工人工資的時候,為什么不想一下,沿海加工企業工人長期維持低工資,大量人口沒有分享經濟增長的好處,很可能正是政府刻意地無所作為的結果?

  這二十多年、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來,各級政府以GDP增長速度作為最重要的奮斗目標。而在既有的政經制度框架下,各級政府均有一種強烈的投資偏好。為此,各級政府利用權力,壓低各種要素的價格,以吸引投資——不管是外資還是內資,推動GDP快速增長。

  這其中就包括壓低勞動力價格。政府追逐的是GDP,因此,政府天然是親企業的。投資者的好惡是政府最關注的東西。至于來自外地的工人,盡管數量非常龐大,但在當地政府眼里,僅僅是一種生產要素而已。他們沒有什么權利,當然也沒有與雇主討價還價的權利。

  這種勞動力市場環境當然是所有的國內外的投資人喜歡的,這可以大幅度地降低企業的成本。跨國公司和國際組織因此一直高度評價中國的投資環境,讓他們喜歡的可能首先就是這種勞工市場環境。尤其是近幾年來,國人對印度經常有一種莫名其妙的自豪感,因為國際組織和跨國公司說,中國的投資環境優于印度。

  然而,這種優勢又是什么呢?我們可以看看印度的劣勢是什么:某報在印度采訪報道說,印度也有拖欠農民工工資現象,進城農民工也往往是一家人的經濟支柱。但與中國不同的是,農民工工資被拖欠,有大學生和他們一起絕食抗議。庫馬爾和他的工友們為德里大學改建宿舍,工錢卻被包工頭卷走。他們希望德里大學出于人道主義考慮,先墊付工資,再追究潛逃的包工頭。遭到拒絕后,德里大學學生會組織學生加入了民工絕食的隊伍,以壯大聲勢,吸引媒體注意。

  正是中國在這方面的“比較優勢”,導致了現在人們議論很多的現象:近些年來,GDP保持著9%左右的奇跡般增長,各級政府的財政收入也保持年均20%的增長速度,但工人、尤其是非國有企業工人的工資,卻幾乎紋絲不動。結果,工資占GDP的比例,1989年是16%,2003年則下降到12%。

  比較優勢理論被一位偉大的經濟學家稱為唯一能夠經得起推敲的經濟學真理。但嚴格說來,跟任何經濟理論一樣,比較優勢理論至多是一種事后對經濟增長作出解釋的理論。因為,坦率地說,一個經濟體的比較優勢是很難在當下認定的。但政府卻經常以為自己洞察到了本國、本地的比較優勢,并采取強制手段發揮這種比較優勢,其結果卻只能是扭曲經濟結構。工人工資沒有隨著GDP增長而增長,就是這樣一個例證。

  因此,工人的工資之所以長期維持在低下水平,乃是因為,中國的勞動力市場有房子而沒有地基。你可以自由地就業,但你的權利卻得不到平等的保障。這當然是壞的市場。但它之所以是壞的,主要是因為政府有沒有平等地保障每個交易主體的權利。

  除了給

公務員漲工資之外,政府沒有合理的辦法普遍地提高非國有企業工人的工資——本來,不用政府操心,市場機制也會讓工人的工資水漲船高的。唯一的制度條件是,政府平等地保障所有人——包括工人的自由和權利。在這種制度基礎上,工資就大體上能夠維持在合理的水平,而投資在GDP中的比重也同樣能夠維持在合理的水平上。現在的勞動力政策必然誘導過度投資,扭曲經濟結構。要改變這種局面,要做的文章顯然還有很多。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發表評論

愛問(iAsk.com) 相關網頁共約10,900,000篇。


評論】【談股論金】【收藏此頁】【股票時時看】【 】【多種方式看新聞】【打印】【關閉


新浪網財經縱橫網友意見留言板 電話:010-82628888-5174   歡迎批評指正

新浪簡介 | About Sina | 廣告服務 | 聯系我們 | 招聘信息 | 網站律師 | SINA English | 會員注冊 | 產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 新浪網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網絡帶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