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貨幣錯配成為新的發展陷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30日 14:55 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 | |||||||||
(中國信貸風險論壇 信貸風險分析師 薛凱文) 通過觀察亞洲地區和拉美地區發展中國家相繼發生的一系列金融危機成因,越來越多的學者認為,“貨幣錯配”是導致這些危機爆發的最直接原因。莫里斯•戈登斯坦和菲利浦•特納教授在《貨幣錯配:新興市場國家的困境與對策》一書中闡述道,在權益的凈值或凈收入(或二者兼而有之)對匯率的變動非常敏感時,就出現了所謂的“貨幣錯配
簡單說來,貨幣錯配是指一個經濟行為主體(政府、企業、銀行或家庭)在融入全球經濟體系時,由于其貨物、勞務和資本的流動使用了不同的貨幣來計值,因而在貨幣匯率變化時,其資產/負債、收入/支出會受到影響的情況。發展中國家在其進入國際市場的初期,通常在對外貿易上有逆差,國際融資比較困難。這些國家的出口企業雖有以外幣計值的資產存量和收入流量,但加總起來,數額上通常要低于進口企業承擔的以外幣計值的負債和行將支付的支出。因而貿易項目上有總體的貨幣錯配問題。 早已有專家指出,中國屬于貨幣錯配比較嚴重的國家。截止到2004年底,中國居民持有的外幣資產(約9000億美元),占M2的比重已達27%,如果再考慮到中國外債余額在2004年底已經高達2285.96億美元的現實,貨幣錯配矛盾顯然更為突出。總的來看,中國的外債規模小于外幣資產規模,同時外匯收支也大體平衡,因此,中國貨幣錯配風險的性質與爆發金融危機的多數發展中國家正好相反。在那些國家,外幣資產遠小于外幣負債,其風險暴露于本幣的貶值。而在外幣資產大于外幣負債的情況下,貨幣錯配的風險則暴露在本幣升值方面,因為這會導致以本幣計值的外幣凈資產縮水。 由于國際資本市場不接受發展中國家本幣,而發展中國家資本市場發展滯后而積極尋求海外資本,這種跨國資本流動加劇了發展中國家貨幣錯配。為應對貨幣錯配蘊涵的匯率風險,發展中國家政府往往通過保持匯率穩定來提供非正式的套期保值。但如果一國實施固定匯率制度,存在貨幣錯配的企業或銀行就不會有動力去控制和化解風險;而貨幣錯配的積累和擴大又會進一步加劇發展中國家政府的“浮動恐懼”,由此形成惡性循環。 巨額貨幣錯配惡果多伴隨著經濟開放度的提高,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的企業開始參與到國際貿易和國際資本流動之中,在國際貿易以及國際資本市場大多以美元計值的情況下,這些企業不得不被動地接受貨幣錯配的事實。巨額的貨幣錯配直接導致了發展中國家金融體系的脆弱。此外,貨幣錯配的存在還制約了發展中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運用。例如,在經濟衰退的情況下,本應采取擴張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來促進經濟復蘇,但是,擴張性的政策卻會導致物價的上漲,致使本幣進一步貶值,而這又會進一步加大貨幣錯配部門的損失。 從負債/支出方面看,在本國儲蓄供應不足,且資本市場發展滯后的情況下,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企業(包括一些沒有外匯收入的企業)不得不到海外去籌資,或者通過本國的銀行到國際市場上籌資。由于在國際資本市場上基本不可能籌到以本國貨幣計值的債務,這些企業或銀行只能借入外幣資金,于是自然就陷入貨幣錯配的困境。 從資產/收入方面看。由于發展中國家需要籌集為進口先進技術設備所需的資金,大多不得不實行某種形式的“出口導向”戰略,貿易順差遂成為這些國家追求的目標。同樣由于交易難以用本幣定值,順差的實現自然還是意味著外幣定值債權的積累,貨幣錯配同樣不可避免。亞洲地區各國的問題更為嚴重。由于具有很高的儲蓄率,同時本地區又對銀行信貸過度依賴,債券市場發展滯后,致使本地區的儲蓄很難有效地在本地區轉化為資本,“過剩”的儲蓄不得不(通過貿易順差和資本外流)大量流向美元市場、歐元市場或其他貨幣定值的市場,從而使得貨幣錯配問題更加惡化。 由于發展中國家資本市場不發達,其資金價格要高于國際水平(即使在考慮了發展中國家的風險溢價之后),在匯率相對固定時,上述這種利差就為國際、國內的經濟主體(在外匯管制相對較強的情況下,更多的是國內的經濟主體)提供了無風險套利機會,套利活動的直接結果就是導致貨幣錯配規模的迅速膨脹。在巨額貨幣錯配已然積累的情況下,倘若發展中國家變動貨幣匯率或改變匯率制度,本幣匯率的劇烈波動將迅速把貨幣錯配的風險暴露出來,企業及銀行的資產負債表將迅速感受到不確定的沖擊。從長期來看,隨著中國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隨著中國經濟尤其是金融體系的進一步開放,匯率固定的弊端將日漸暴露得更加明顯,因此,改變這種由國家承擔貨幣錯配風險的格局,已經勢在必行。 [中國信貸風險信息庫(www.unbank.info)提供,未經北京銀聯信信息咨詢中心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