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益審計的前提是透明決策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9日 04:53 第一財經日報 | |||||||||
今年6月,國家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的審計報告中,披露了10家中央企業領導人因為決策失誤、管理不善造成高達145億元嚴重損失的情況。針對類似情況,近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李金華強調,2006年審計署將采取多種方式,積極探索并開展效益審計工作。 效益審計是一種經濟審計,它是對政府投資的經濟性、效益性作出的綜合性評價。
在我國,由于科學決策體系有待建立,行政首長負責制尚未落到實處,資金來源渠道多樣化,效益審計尚未全面鋪開。除了在部分國有企業和部分地區實行效益審計試點外,我國不具備大面積開展效益審計的基礎和條件。 以教育部門為例,當前教育評估正在進行之中,但是,教學質量、科研水平難以完全量化評比。有些教育機構利用充足的教育經費,通過橫向聯合和人才引進的方式,短時期內大規模地出版學術論文,借以提高學校的整體質量,進而獲取更多的教育經費。但是,了解內情的人都知道,這只不過是我國教育領域揠苗助長的常用手段罷了。審計機構要想對教育經費投入,特別是專項教育經費投入進行效益審計,必須全面深入了解教育的基本規律,必須制定具有科學性的評估標準,必須把教育成果張榜公布,必須在一定時間段內綜合考評教育機構的教學和科研質量。很顯然,目前審計機構無法滿足上述要求。 更重要的是,效益審計是一種合法性審計。目前我國教育機構組織龐大,內部組織相對獨立,教育經費的來源和使用日益多樣化,如果投入人力物力對政府教育經費的效益性進行審計,那么必然會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審計的結果可能引起爭議。 所以,審計機關在強調效益審計的同時,必須看到效益審計在我國實施的局限性,在將責任審計轉化為效益審計時必須謹慎。 坦率地說,我國并非沒有嚴格的財經法規,并非沒有具體的財務制度。之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出現不少違法違紀現象,與我國的財政體制不透明有很大關系。在一個缺乏透明度的環境里,試圖依靠效益審計解決決策失誤、管理不善所造成的損失問題,似乎有些不切實際。其實,只要增加資金流動的透明度,就能夠解決許多問題。 在墨西哥,總統官邸的一條干毛巾價值多少,都需要張榜公布。而在我國,有些數十億元的重大項目投資,卻不能給普通老百姓一本明細賬。效益審計雖然在局部地區的某些行業內發現了問題,但是由于我國尚未建立效益審計的具體規范,審計的標準十分模糊,審計的內容十分寬泛,所以,如果大面積鋪開效益審計,有可能會轉移公眾的視線,造成許多不必要的社會紛爭。 在現代法治國家,政府投資效益如何,主要依靠公眾監督和程序決策。審計工作同樣也需要遵循程序至上的原則。審計工作重點應該放在責任審計上面。只要是恪盡職守,奉公守法,嚴格依照決策程序辦事,那么,即使出現了投資失敗的結果,也不應當追究領導人的經濟或者法律責任。 市場經濟瞬息萬變,人們很難確保政府投資不會出現效益低下、決策失誤的問題。如果一旦出現效益不佳的狀況,就追究領導人的責任,那么,政府投資者就會縮手縮腳,不敢冒險。所以,效益審計必須局限在特定的領域,在明確法律責任的基礎上,開展審計工作。 審計工作是一種事后監督工作,審計機關不能包打天下。當前我國審計機關應當將自己的主要力量集中在責任審計上面,通過對審計單位資金使用的合法性進行審計,明確責任,提出整改意見,建議有權機關追究責任人的法律責任。如果在責權不明確的基礎上,盲目開展效益審計,那么有可能會顧此失彼,浪費寶貴的審計資源。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