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貴峰:反對教育產業化不等于教育改革成功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7日 07:02 中國青年報 | |||||||||
張貴峰 繼不久前衛生部公開否認醫改不成功后,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王旭明日前也表示,雖然“教育改革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不認為中國的教育改革是失敗的,我認為中國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是成功的。”(《東方早報》12月23日)
和衛生部缺乏論證、并奉行“不爭論”口徑稍有不同的是,教育部此番的“教育改革成功論”是有“論證”的,而且是在與記者、網友交流中提出的。因此,筆者在此向教育部發言人請教關于教改成功的兩個疑問。 其一:僅僅“反對”是否就能等于沒有教育產業化,并進而證明教改成功?據報道,發言人辯護“教改成功”的第一個論據是,教育部從來反對“教育產業化”。“這個提法從它產生之日起,教育部就旗幟鮮明地表示反對,堅決反對教育產業化的提法”。無疑,這個觀點十分正確,就像教育部推動的一些積極有效措施,應該完全贊同。 但是“因為反對、所以就成功”的論證邏輯顯然有問題!胺磳Α敝皇且环N主觀態度,并不就等同于客觀事實,后者絕不會因為前者就會改變其客觀存在,否則,如果這種“心想事成”式主觀邏輯成立的話,這個世界豈不太荒謬了?諸如“行動、實踐、困難、挫折”之類的東西還有存在的可能嗎?也就是說,對教育產業化,僅僅反對是遠遠不夠的,從反對到“實際不存在”,還要經過行動、實踐,并且是有效的行動和實踐。 以發言人談到的教育產業化表現形式之一———擇校費為例,無疑,從相關法律到教育行政部門,一直都是反對的。但10多年來,又有多少地方成功禁止了擇校費呢?到目前為止,不就出了一個“銅陵奇跡”嗎?既為“奇跡”,當然就沒有什么普遍性可言。這種流于口頭、不能落實于行動的“反對”和“禁止”,又有多大意義,能算成功嗎? 其二:教育改革應不應該計算代價與成本?之所以有此疑問,是因為發言人提出了另一個“教改成功”的論據———“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經達到19%,原來100個人里只能有3或4個人上大學,現在100個人里有20個人能上大學”。筆者對發言人陳述的這一事實表示贊同,毛入學率大幅度上升,當然可謂教改“成功”。但是,這種成功背后的代價是什么,都是誰在為其“埋單”? 統計顯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從1990年的3.4%上升為去年19%的同時,大學學費增加50倍。而同期城鎮居民年均收入只增長了4倍,大學學費漲幅10多倍于居民收入增長,年均學費占人均GDP的40%以上(以年均學費4000元、2004年人均GDP9030元計算),而世界平均為5%~10%(公立大學)。 很明顯,迅速增長的毛入學率背后,是學生家長不成比例的高額支出。入學率倒是“大眾化”了,可收費卻不斷貴族化,“一人讀書全家受窮”,談何成功?與此相佐證的是,日前社科院發布的藍皮書顯示,家庭教育支出的過快增長,完全打亂了正常的家庭消費結構。讀書貴與買房貴、看病貴一起成為三大民生問題。 顯然,在如此高昂的教育成本之下,即使入學率提高是成功的,但這種造成巨大民生壓力的“成功”,無論從事實還是道義上,難道可以引以為教育改革成功可標榜的業績嗎?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僅供商榷。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