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稅制改革平淡走過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5日 10:4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孫雷 北京報道 2005,中國改革年。然而,回首這一年人們不難發現,各項改革大刀闊斧地推進之中,稅制改革似乎顯得和風細雨、波瀾不驚。 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并軌原地踏步,增值稅轉型暫時止步不前,燃油稅改革擱淺,物業
熱熱鬧鬧的討論,平平淡淡的改革,1994年的稅改轟轟烈烈,而“新一輪稅制改革”為何如此步調平緩? 新一輪稅改“小步前行” 2006年的元旦,修訂后的《個人所得稅法》將正式施行。 數輪熱烈的討論,全國人大歷史上首次立法聽證會上的交鋒,民眾與政府之間、地方與中央之間各種方式的互動與論爭,終于催生了新的《個人所得稅法》的誕生。 然而,無論從修改的內容還是幅度來看,此輪《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只能說是一次“微調”。“工薪所得費用扣除標準從800元提高到1600元”,“擴大納稅人自行申報范圍”兩項政策調整,就是這次修改的全部內容。 2003年,十六屆三中全會對新一輪稅制改革的規劃中,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大方向是——實現從分類征收向分類與綜合相結合的征收模式轉變。那將是個人所得稅真正意義的變革。 然而,財政部副部長樓繼偉在對新的修改做解釋時就強調,鑒于目前稅收征管條件尚不具備,全面修訂個人所得稅法的條件還不成熟,當前“有必要分步實施個人所得稅改革”。 “分步實施”的稅制改革并不僅限于個稅。 作為一個全新的稅種,圍繞“物業稅”的討論一直沸沸揚揚,相關的改革舉措還僅停留在北京、寧夏等幾個地區的模擬空轉試點。“雖然準備工作一直在進行,可是要真正開征,恐怕短期內很難實現。”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謝伏瞻說。 開征“物業稅”的一個必要前提就是有關全國住房交易、所有權等基礎信息系統的建立和完善。而現實的情況是,管理機構甚至都拿不準每家每戶究竟有幾套房子。 另一方面,一套完整的評估體系、評估方法的建立,評估人員的培訓,這也絕難一蹴而就。 “新一輪稅制改革與1994年那場改革顯然不同。”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副所長劉尚希教授說。 1994年,與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幾乎同時推出的稅制改革,被公認為是新中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內容最深刻、力度最強的全面性改革”。調整、撤并、開征、構建……一個全新的稅制框架仿佛在一夜之間便全部完成。 而在劉尚希教授看來,2003年以來啟動的新一輪稅制改革,本身便是一次完善性、漸進性的改革,與1994年稅制改革的框架性、根本性相比,此輪稅改將會“小步前行”。 增值稅轉型一波三折 然而,增值稅的轉型并不是“小步前行”可以概括得了的。 過熱的經濟形勢,財政減收的壓力,再加上企業與政府利益的博弈,讓新一輪稅制改革中的核心環節之一——增值稅由生產型向消費型的轉變——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按照最初的靜態估算,整個轉型要使財政收入減少1500億元左右,龐大的減稅成本使得改革難以立即全面推開。而“振興東北”國家戰略的提出,讓決策者最終決定,首先在東北進行轉型試點。 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試點在即,2003年到2004年的投資過熱,卻讓稅改決策者們開始擔心啟動試點可能使過熱加劇。1994年稅制改革,正是因為當時通貨膨脹的經濟形勢和消費型增值稅刺激投資的特點,使得中國最終選擇了生產型增值稅。 出于大局考慮,東北試點暫時尷尬地懸在半空中。直到2004年的10月,改革方案才終于出臺:試點被劃定在東北的六大行業內,抵扣方式也由“全額抵扣”改為“增量抵扣”。然而此后,試點方案又幾經反復:從最初規定的增量抵扣,到2004年12月底改成全額抵扣,2005年3月份又再回歸增量抵扣。 短短的半年時間里,方案頻繁變更,背后折射的是各方的博弈和妥協。 2005年末,一年改革的統計數據顯示,2004年下半年(不包括12月份發生數),共發生固定資產進項稅額18.23億元,實際抵減欠稅和退稅額共計12.72億元。2005年上半年,企業發生固定資產進項稅額22.19億元,抵減欠稅和退稅14.71億元。 而試點啟動前的測算,則是全年允許抵扣的固定資產所含增值稅稅額將達133億元。 “當初測算的時候,下來的政策本來就不明確、不明朗,又是個預測數,如果我預計的時候報少了,到操作的時候發現實現的要超過預期,不能完全抵扣,是不是國家還要下指標來限制啊?”一位財會人員向記者表達了企業當時的心態。 有財稅專家分析指出,中國在政策制定、執行方面,一直存在著一個無形的怪圈:計劃經濟時代爭指標的慣性思維和對政策不能到位的擔心,推動著企業盡可能給自己的需求“加碼”,而這種集體性的放大效應,卻造成了主管部門對形勢的誤判,基于控制成本的天然顧慮,反過來造成了政策的無法真正到位。 試點的結果,讓財稅部門終于摸清了財政可能減收的底線。按照目前方案向全國推廣,財政減收不過400億~500億元左右,遠低于最初1500億的估算。 2006年,增值稅轉型是否能全面推開?財政部部長金人慶并沒有把話說滿。 “兩法合并”緩行的利益邏輯 與增值稅轉型過程的跌宕起伏不同,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兩法”合并曾經到了被認為是“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的地步。而就當人們正興奮地等待那臨門一腳時,它卻被緊急叫停,并似乎無限期地原地踏步。 最新消息是,草案仍然保存在國務院法制辦的層面,它將無緣12月底的全國人大常委會的立法討論,2006年在全國兩會上被討論的可能性為零。 在這拖延的背后,是隱含的不同意見的紛爭。 “萬一實行起來,因為擔心享受不到一直以來被給予的稅收優惠,那些外資不來中國怎么辦?”對“兩法合并”可能給招商引資帶來的影響,是相關部委和地區最主要的擔心。 其中的邏輯是,對于大型跨國公司來說,由于資本的規模效應,稅收優惠對他們來說沒有特別的吸引力。但對于數量眾多的在中國投資的中小企業來說,是一個不能忽視的原因,如果取消稅收優惠,將影響到這些企業的投資積極性,這部分外資可能就會轉向印度、越南等有稅收優惠的地區。 而據財政部測算,如果數年前兩法能夠合并,由此減少的財政收入不過200億~300億元。而現在如果實行所得稅并軌方案,由于稅基擴大,減少的財政收入將超過1500億元,甚至會達到2000億元。 改革延期的代價不止于此。兩稅法并行所給予外資的“超國民待遇”,已經在事實上日漸造成對內資企業的“逆向歧視”。而且這種逆向歧視的一個后果就是,導致內資企業的行為發生扭曲。 2006年,稅改必將繼續。然而,在改革過程中,部門利益、地方利益、集團利益……各種不同利益主體圍繞稅改所作的博弈,卻似乎注定了改革的艱難。 如何化解各種利益關系交錯糾纏的團,讓改革得以順利及時地進行,這無疑是一場嚴峻的考驗。掌舵駕船,智勇雙全者勝。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