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中日韓互補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5日 09:21 21世紀經濟報道 | |||||||||
本報記者 王艷華 見習記者 楊顥 上海報道 最近,修正后的中國GDP數據引起了世界關注。目前中國的經濟發展到了什么階段?在東北亞地區經濟一體化日漸深入的局面下,中日韓三國貿易將發生何種變化?為此,本報
中國仍將以制造業為主 《21世紀》:修正后的GDP數據顯示,中國經濟規模和結構都有改善,您如何看待目前的中國經濟? 趙晉平:中國的工業化是一個比較長的階段,現在處于中期。最近有關GDP的新數據出來以后,服務業占的比重是在上升,但這并不足以支撐中國經濟已經突破了工業化的階段、開始進入后工業化時代這個判斷。總體來說,我們還是處于工業化的中后期,還沒到后工業化階段。從日本和韓國的經驗來看,他們從工業化進入后工業化,人均GDP應該比2000美元要高。到1980年代中期,日本的人均GDP已經達到15000美元左右。中國還遠未達到。 《21世紀》:許多人會將今天中美之間的貿易摩擦與1980年代日美的貿易摩擦相比較。 趙晉平:1980年代日本商品出口到美國,確實受到了美國各種各樣的貿易制裁。但我認為中美的貿易摩擦和日美的貿易摩擦還是有很多區別。第一,日美的貿易摩擦,從美國來看,其貿易逆差的一半左右是來自日本。我們目前對美國的貿易赤字只占四分之一。 第二,當時日美貿易摩擦涉及了很多領域,包括汽車技術密集型產品、造船、紡織品,但中國現在的貿易摩擦,更多集中在勞動密集型產業,也就是說,是出口附加值較低的產品,美國這類產業已經是少量存在,對美國制造業的影響比當初日本要小得多。 第三,中國對美國的出口商品,70%到80%是由三資企業來完成的,雖然寫著“中國制造”,但是是跨國公司合作的結果,從中獲利的除了中國企業,還有美國、日本、韓國等企業。這和當初日本不一樣。當初日本對美國的出口絕大多數是由日本企業來完成的。 第四,雖然中美的貿易不平衡問題看起來非常突出,但是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不應該把造成貿易不平衡的原因算在中國頭上。實際上在亞洲已經形成一個產業鏈條,最后一個組裝環節可能在中國,但是它的上游可能在日本、韓國。 《21世紀》:那么我們是否也會發生如日韓或歐美等許多國家都發生過的狀況呢?即制造業上升到高點后,服務業開始興盛,進入對外投資增長的時期。 趙晉平:根據修正后的GDP數據來看,制造業還是占46%,比較高。目前中國的產業結構是以制造業為主,這是不爭的事實。 我們的制造業利用了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一方面是滿足國內的市場的需要,另一方面是進入國際市場,利用國外的市場來帶動工業生產的增長。外向型成分高,導致中國生產的產品在世界出口產品中的比重逐步上升。這就可能帶來貿易摩擦。從貿易摩擦形成來說,部分是出于一些發達國家貿易保護主義的做法,對此我們持批評的態度。從另一個方面講,由于貿易規模本身很大,出現一定的貿易摩擦也正常,要用平常的心態來對待。 由于我們處于工業化中后期階段,制造業的發展仍然會有一個比較高的增長勢頭,出口的持續擴大在短時間內不會停下來。可能今后會進入一個貿易摩擦的高發期。從這個角度來說,和日本、韓國他們的工業化時期所遇到的外部環境具有相似之處。 互補下的融合 《21世紀》:與日韓經濟高速發展時期相比,目前三國之間的經濟結構有些什么差別? 趙晉平:差別很大,尤其現在是一個產業分工的格局,大家共同參與。 過去由于中國工業化基礎比較薄弱,基本上是搞加工組裝,是一個相對垂直的分工。中國的優勢在于勞動力,做紡織、服裝、農產品等。日韓是做一些高技術密集型的產品。現在三國產業分工有了變化。原因在于,第一,產業內貿易比重在上升。同樣一種產品,以前你有優勢就出口,沒有優勢就進口。但現在可能是既有出口也有進口,主要是為了加工貿易的需要。第二,和產業轉移有關。由于在日本、韓國有很多企業,包括生產高端產品的企業向中國轉移,使中國生產高端產品的能力在提高。這是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 《21世紀》:中日韓三國在產業結構上存在梯度,但近幾年隨著中國的發展,這種梯度界限已開始模糊,既有垂直分工,也有水平競爭。 趙晉平:這就是產業轉移的結果。韓國以前基本是出口加工的產業發展模式,由于它經濟發展水平不斷提高,勞動力成本也增長,在韓國本土生產的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受到很大影響。為了繼續提高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就需要進行產業轉移,選擇一些勞動力成本比較低的地區來投資。 由于很多外向型產業都要向外轉移,導致國內就業下降,制造業開始萎縮,有很多人擔心會不會帶來產業空洞化,對國內就業、稅收都有太大影響。有些人甚至把這個作為“中國威脅論”的論據。 中國企業向海外投資,不過這幾種模式:一是資源開發型,因為我們經濟發展速度不斷提高,通過開發獲得權益的方式來滿足國內能源需要。占比30%-40%左右。第二是創造品牌型。最典型的就是海爾。第三是為了繞過貿易壁壘。 我們目前的投資,主要還是為了彌補國內資源的不足。可能解決一部分國內市場不足的問題。通過參與國際競爭,提高自身的競爭能力,維護傳統市場,開拓新市場。但從總體上講,中國還沒有走到像日韓一樣只能通過走出去才能提高競爭力的時候。中國目前國內還有豐富的廉價勞動力,完全可以利用國內市場的優勢來打入國際市場。對中國來說,產業空洞化還不是非常緊迫的問題。至少是到2020年,我認為中國不會出現這種情況。 《21世紀》:您能否對東北亞地區,特別是中日韓三國的貿易狀況做出一定的預測? 趙晉平: 如果三國能實現貿易的自由化,不管是三國單獨建立自由貿易體制,還是參與東亞貿易自由化的進程,經濟融合程度都會進一步加深。資源配置會在三個國家或者更大范圍內進行。可能一些資本密集程度非常高的,需要相應產業技術力量來支撐的產業會集中在日韓,成熟的制造業行業可能更多地集中在中國。這是個互補高于競爭的經濟格局,會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的效率。 如果中國要完全開放市場,和日韓建立一個自由貿易區,有些領域我們沒有太大競爭力。比如汽車、化工特別是石油化工、鋼鐵特別是高端鋼鐵,都處于劣勢。這可能會對中國現有的企業造成影響。但是我認為從兩個方面來看,第一,目前還處于低端,更多是生產一些中低檔產品,與日韓并不是完全競爭,而是互補。對行業的影響不會太大。第二,單從產品貿易上來說我國可能沒有競爭優勢,但由于有巨大市場和廉價勞動力優勢,日韓會來中國投資。總體來看,如果能實現三國貿易自由化,大家都會獲利。投資效率都會進一步提高,中國一些特有的優勢也會得到進一步發揮。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