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信報:油價上漲論可休矣 需求方豈能亂方寸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21日 14:46 時代信報 | |||||||||
胡斯然/文 某些專家偏愛語不驚人誓不休。 日前,王建和李稻葵,一個中國宏觀經濟學會常務秘書長,一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一唱一和地在中國經濟展望論壇上發表宏論:我國應大幅提高油價,使國內油價與
李稻葵說,油價如果不提的話,我國石油對外的依存度就會上去。 此言論一出,馬上掀起軒然大波。 提高油價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中國的生產成本急劇上升,并在國際貿易上,因為缺乏足夠的定價能力,要承受更多的價格壓榨。 現在全世界都到中國買便宜和生產便宜的東西,這些活動以及派生出的繁榮無疑都會增加能源的需求,使得中國經受著高油價的沖擊。在向國際市場轉嫁無門的情況下,只能由國內高企的房地產市場承受。而之前更易借貸的環境已經導致房地產市場火爆,導致了需求的快速增長。 兩位專家可能只看到了其中的一面。他們也許并沒有看到,中國的投資需求是基于對未來的過度樂觀,然而,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樂觀會是膚淺的。相信他們不會對中國目前呈現出來的出口收益下滑,產能過剩以及許多空置的住房視而不見。 歷史告訴我們,過分樂觀通常會突然轉變成悲觀。如果投資出現反轉,資產價格可能會迅速下滑,從而導致需求崩潰。 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市場怎么有能力承受油價進一步大幅度上升? 事實上,我們現在要考慮的,應該在全球范圍內,設法降低油價。 油價飆升的根源在哪里?就在于國際市場石油供給方的內部凝聚力越來越強,石油需求方的內部離散性越來越明顯。 世界石油市場上佇立著兩大政府間組織。一方是代表石油供給國利益的歐佩克,一方是代表石油需求國利益的國際能源署。 2002年以來的石油價格瘋漲為歐佩克成員國帶來了巨額財富收入。事實上,控制石油生產、維持石油高價符合歐佩克的整體利益。 但從需求方看,石油危機以后,國際能源署極力倡導的戰略石油儲備和商業儲備在緩解石油市場波動方面作用并不明顯。反而,以OECD(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國家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和以中國、印度等新興用戶之間開始形成競爭。這些國家之間出現了尖銳的利益沖突,以致石油需求方越來越難以用“一個聲音”說話。 更重要的是,大型石油公司涵蓋了上游和下游所有的石油產業鏈,石油價格上漲對他們而言甚至是有利無害的。 在這樣的復雜背景下,世界石油市場發展越來越有利于供給方。因此國內的油價不管怎么漲,也趕不上國際油價的飆升。長期以往,中國的成長動力將變得脆弱,需求將崩潰,中國將因此成為亞太地區最易受攻擊的泡沫中心。但我們的專家怎么只能看到降低對外的依存度的一面性,就自亂方寸,給國際市場上供給方和需求方的不對稱博弈因素雪上加霜呢?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