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暖氣用戶對熱改的期待 讓老百姓用得起熱 | |||||||||
---|---|---|---|---|---|---|---|---|---|
http://whmsebhyy.com 2005年12月19日 10:38 紅網 | |||||||||
17日,建設部官方網站發布消息稱,建設部等八部委發布進一步推進城鎮供熱體制改革的意見,要求停止由房屋產權單位或職工所在單位統包的福利用熱制度,改為由居民采暖用戶直接向供熱企業交納采暖費,實行用熱商品化。原則上各地區可用兩年左右的時間實現供熱商品化、貨幣化,具體由各地從實際出發自行確定。(12月18日《新京報》) 政府主張“熱改”,我并不反對。畢竟,實現供熱商品化、貨幣化,既符合市場經
一、建立供熱市場競爭機制,讓人民像選擇其他商品一樣選擇供熱。既然八部委主張供熱商品化、貨幣化,那么,老百姓難免會問:什么叫商品化、貨幣化?按照我等大多數老百姓的理解,“商品化、貨幣化”就是老百姓拿著錢隨便買商品。但現實是,老百姓可以隨便選擇自己希望的“供熱商品”嗎?不能!“供熱”的壟斷地位決定了市民別無選擇,在這種情況下,商品交易雙方地位難免不對等,這樣的“商品化”老百姓肯定不樂意。那么,如何讓老百姓坦然接受供熱“商品化”呢?前提是開發新熱能,打破行業壟斷,讓老百姓有選擇購買的余地。 二、老百姓能夠充分享受到“商品化”的“售后服務”。市場經濟時代,老百姓講究“物有所值”“貼心服務”,我們花錢買了商品,如果商品不合格或者性能有缺陷,完全可以要求退貨或者賠償,那么,供熱呢?它要想“市場化、貨幣化”,起碼也應該放下壟斷行業的架子,保證供暖質量和服務質量,敢于對老百姓認錯和補償。這一點,供暖行業準備好了嗎? 三、在供暖價格產生波動時,舉行真正代表民意的聽證會。建設部等八部委主張城鎮供熱實行政府定價,建立熱價與燃料價格的聯動機制,并規定當煤炭等燃料價格在一年內變化達到或超過10%后,相應調整供熱出廠價格。燃料價格上漲成本增加,要求提高熱能出廠價也合情合理,但是,如何調整?全部轉嫁給消費者?顯然不合適。這就需要政府召開真正代表民意的聽證會,讓大家共同合計增加的成本費用,制定一個有利于雙方的標準,必要時,政府也有責任和義務為“商品交易”雙方分擔相應成本壓力,畢竟這是一項公用事業。 四、實行“分戶計量”制,鏟除供暖“大鍋飯”。據筆者所知,目前的供暖收費普遍采取按建筑面積收費的形式,用多用少用少一個樣,用與不用一個樣,不僅造成了熱費與熱量的脫鉤,也不利于節約和合理利用能源。在這種情況下,政府有責任協調供暖企業采用科學的計費方式“分戶計量”,讓老百姓能夠為自己的供暖“開源節流”。 五、完善采暖費補貼政策,讓老百姓用得起熱。“熱改”并不表明政府可以完全把責任完全推給市場、自己做“甩手掌柜”,而是要求政府轉變職能,變“主抓”為“服務”和“監管”,協調和督促熱能的供應和保障,制定補貼標準和發放辦法,讓老百姓用得起熱,讓供熱企業生存得很好,讓節能事業可持續發展。 作為一位暖氣用戶,我希望這次“熱改”能夠實現我的上述期待。 (作者:劉克軍) 更多精彩評論,更多傳媒視點,更多傳媒人風采,盡在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歡迎訪問新浪財經新評談欄目。 |